衡阳保卫战,是发生在抗战后期的一次城市保卫战,因为实在打得太惨烈,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一仗的守军将领方先觉,后半生也因此被直接改变了。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上开始节节败退,却加大了对中国战场上的投入,目的为了在海上交通线被盟军切断后,建立经中国地区的陆上交通线,日军为了打通这条最后的生命线,制定了“一号作战”计划,投入了超过五十万的兵力,这就有了抗战后期最大的一次战役-豫湘桂战役。
1944年4月18日,日军对河南的进攻开始了,远在重庆的蒋介石目睹前线的形势一点点恶化,郑州、洛阳、长沙相继失守,日军兵峰直指衡阳。衡阳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无论是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重要的节点都在衡阳。
衡阳的机场不但是当时我军控制的最大军用机场,还是美国空军当时在中国东南地区的基地。可以说,虽然长沙是湖南省会,衡阳的战略地位却比长沙更为重要。日本占领了衡阳,攻打重庆就更容易,而中国失去了衡阳,桂林、重庆就岌岌可危。因此,守住衡阳就至关重要。
长沙6月中旬沦陷,早在5月30日,蒋介石就选中了方先觉的第十军来执行这个任务。方先觉是黄埔三期生,他这个军长也是一步步打出来的。1933年,在热河抗击日军侵略时,方先觉身先士卒,在阵地上坚守不退而身负重伤,受到嘉奖,被提升为少校。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方先觉抵御有功,被提升为第三师第9旅第16团团长。在负责九江防务时,方先觉再次因为作战勇猛而负伤,伤好后再次被提升为少将副师长。
1939年反攻南昌时,方先觉指挥部队坚守阵地五个昼夜,并且在出击皖南时给予敌军重创,因此被提升为师长。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第十军坚守长沙不退,打出了泰山军的名头,也促成了长沙会战的大捷,因为被提升为第十军军长。
之后的常德保卫战,方先觉表现突出,可是薛岳越级指挥第十军,导致第十军损失惨重,也因此方先觉和薛岳产生了矛盾,最后被撤职。
蒋介石给方先觉打电话的时候,方先觉正赋闲在家生闷气,老蒋亲自出面,方先觉义不容辞再次上战场。蒋介石下令让他带着第十军坚守衡阳两个星期,也表明了希望他能坚持得更久,方先觉二话不说,带着第十军就去了衡阳,他没有想到,等着他的是改变他命运的一战。
衡阳的守军有第十军和第54师,可是第十军在前战中受损严重,还未得到补充,两军合计只有17000余人,而日军进攻衡阳的兵力足足有五个师团十余万人。
日军的进攻从6月23日拂晓开始,面对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第十军抵抗的非常顽强,五天之内,让日军付出了五千余人的伤亡,却仅仅前进了一公里。战役的第一阶段到7月2日,这段时间日军拿下了衡阳机场。
而同时,衡阳守军也把敌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参谋长原田贞及该师团的重要部队长官,全部炸成了重伤。第二阶段从7月11日开始到月底结束,日军开始使用毒气弹,国民党援军也赶到了外围,战斗陷入胶着状态,而方先觉此时已经完成了坚守15天的任务。
第三阶段从8月4日开始,期间日军第57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被击毙,而方先觉因为弹尽粮绝在8日上午选择了投降,整整坚守了48天。
方先觉投降时,1.7万人,七千多人已经阵亡,同时日军也付出了7万余人的伤亡,其中4.8万被击毙,这个数据是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按照这个数据,方先觉创下了抗战有史以来歼敌之最,凭此一战可封神,可是他没选择突围或成仁。
方先觉可以选择突围,也可以舍身成仁,可是如果他走了,余下的六七千无法动弹的伤兵怎么办,城里的百姓怎么办,攻城不利的日军会选择屠城来泄愤怎么办,方先觉不敢赌,他不想再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因此和日军谈了条件,投降了。
刚开始,国民党政府一直宣传方先觉是被俘,后来人们慢慢知道了真相,方先觉从抗日英雄瞬间变成了投降叛国之人,名誉一落千丈。
这大概和中国人“不成功便成仁”的传统思想有关,此后方先觉不再被重用,也没机会来一雪前耻,1983年寂寥的死在了台湾。
下一篇:如何盆栽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