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看很多古装剧时,但凡有僧人出现,他们的头上大都总盯着9个戒疤,这些戒疤是以3×3的方式排列的。看的多了之后,我们就会形成一个错觉:古代的和尚头上都是有戒疤的,而且一定是9个。
但是事实上,这句话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比如并不是古代的和尚都有戒疤,戒疤这种东西其实是在宋朝之后才开始出现的,唐朝的和尚就没有戒疤。而且,也并不是明朝的和尚就一定有戒疤,因为戒疤是中国佛教的“特产”,在其他民族、地区和国家都是没有烫戒疤的讲究的。而且,戒疤的数量也并不一定是9个,有的和尚头上只有一个,有的有两个,三个,有的是六个,甚至还有一种戒疤是12个。而且,戒疤也不一定非要在头上,它也可在手臂上,指头上和身上。如《梵网经》所言: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
戒疤的数量很显然和一个和尚的修为是有关系的,一个普通的人在当和尚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度,之后他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习合格了,佛寺才会为他们烫下第一粒戒疤,这个戒疤的名字叫“清心”,属于最“初级”的戒疤,随着学习的进一步进行,僧人才会开始拥有第二粒戒疤,之后就是三粒,六粒,九粒,最“高级”的戒疤可达12粒,这种戒疤表示的是这位僧人通过了戒律中最高戒律“菩萨戒”。
烫戒疤显然是一个疼痛的过程,香火或者艾绒在头皮上烫,会给僧人带来一定的痛苦,而且烫戒疤还会带来一定的后遗症,比如引起短暂的血液中毒,头昏脑胀,实力减弱等等。有的人会在受戒的时候痛到昏厥,有一种说法这种人一定隐瞒过自己罪责,比如说他犯过杀人戒,他的灵魂在被烙疤之后,开始“挣扎”,让他昏过去。不过这显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烫戒疤其实是一个可以省略过去的缓解,因为它并非佛教原先就具备的规矩,而且它还有故意伤害身体的嫌疑。于是,在1983年12于,中国佛教协会就对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规则进行了废止,从那以后,烫戒疤这种规矩就不复存在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今看到的和尚头上都没有戒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