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经典点说《经典三觉:论语》孔子如何解释崇德辨惑的
创始人
2024-05-23 05:07:45
0

原标题:刘先银经典点说《经典三觉:论语》孔子如何解释崇德辨惑的

刘先银经典点说《经典三觉:论语》孔子如何解释崇德辨惑的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本章是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崇德辨惑的问题,孔子对“崇德”、“辨惑”这两者分别予以回答。在《论语》中这是孔子与其弟子一般化的教学讨论方式。崇,充也、高也,增长。辨,别也。崇德就是崇高其德行,辨惑就是辨别其疑惑。 孔子答复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意思是以忠信为主,忠信是德行的根本。孔子曾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就能找到像孔丘那样忠信的人,但是没有孔丘好学。孔子在这里介绍了自己成圣的方法,就是一个人忠信的根本立好了,再加上好学,就能成圣人。当然一个人一直保持忠信的品德,达到孔子“好学”的标准也很难。徙xi义,徙是迁徙,义者宜也,要按照合理合法的事来办。为人做到了忠信,做事又很合义,这就是崇德。刘先银经典点说: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揭示易经的精髓有三句话,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宇宙本原),可道;非常道。

易经的精髓就在这三句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顺应自然。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智慧的源泉和人生的指南。它深邃而又博大,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孔子解释辨惑时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迷惑起于心,人心的迷惑很抽象,所以孔子老师举了个例子,说喜好一个人,你就希望他活下去,有一天突然改变了,厌恶他了,你又希望其死。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夫妻之间就是这样,刚结婚时亲密无间,爱之欲其生,都希望白头偕老;以后有了矛盾双方吵架起来,恶之欲其死,什么难听的话都有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就是迷惑,孔子举这个例子举得很形象,让人一听就知道什么叫惑了。所以刘宝楠(1791-1855)引丹徒君《骈枝》:“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犹之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堕诸渊,皆形容譬况之辞。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覆举上文而迫笮其词,以起惑字,非两意也。”。

明末的蕅益大师深悟孔颜心法,他在《注解》中说,“四个其字,正显所爱所恶之境,皆自心所变现耳。同是自心所现之境,而爱欲其生、恶欲其死,所谓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非惑而何?”他讲这四个其字,就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正显出所爱所恶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从哪里来的?境由心造。一个人所爱所厌恶的想法,全是人的心发出来的。同样是由同一个心所发出来的,又何必要去爱、恶?所以有爱、有恶,这就是迷惑。心本身是一个虚幻的,那个境界也是虚幻的,你迷在当中把它当真了,那你不就是惑吗?

本章最后一句,诚不以富,亦祇以异。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是妻子对喜新厌旧的丈夫斥责之语,意思是:你不贪图富有是事实,不过只是你的心移情别恋了。《朱子集注》里引程子的话说这两句话是错简,可能是古人用竹简抄错地方了,放在这里上下文不连贯,就没办法解释了。而李卓吾先生的《四书评》里说,这两句诗放在这正好,这两句诗来证明迷惑这个意思。程子说,“此错简,当在第十六篇齐景公有马千驷之上”。这两句诗讽刺齐景公死的时候有一千辆的马车,但是这样的富又有什么用?当然,这也是迷惑。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

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语·颜渊》21处,樊迟也向孔子请教崇德、辨惑,孔子在那里的回答与此章内容不同: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此处问答的背景关乎鲁国与齐国的关系,以及鲁国上下僭乱的现实,因此樊迟之问,与政治现实和政治实践关系密切。

孔子的回答正是针对这样的背景而发,如此以来,就与回答子张崇德辨惑之问有着显著的差异。孔子回答子张问崇德时,特别强调先立其本,即确立内在德性,然后才落实到具体的事务上(徙义),而孔子回答樊迟之问崇德则直就具体事务而发,此乃圣人着急于政治现实的混乱,不得不如此也。后面对“修慝”、“辨惑”之问的回答亦是如此。另外从弟子子张与樊迟各自的性格特点上来说,孔子的回答亦是与其相符合的,子张专务于外,孔子提醒他要注意内在德性的修养,樊迟性钝,在孔子弟子中算是较为愚钝的了,并有“问稼”“问圃”这种被孔子所厌恶的问话,虽然亦有“问仁”“问知”之类,但孔子对他的回答往往亦是注重于事(爱人、知人)而非是针对樊迟自身的德性养成,此固在于孔子相当了解樊迟的智识层次,说白了就是孔子知道对樊迟这样的人说多了他也不懂。

但子张就不同了,子张很聪明,只是治学的路子有点偏差,导致后世荀子说子张是“贱儒”,因此孔子有意纠其偏。当然,对于“辨惑”之问,孔子对子张的回答和对樊迟的回答,虽言辞稍异,但含义却是相同的。不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这恰是针对鲁国政治现实的混乱局面而发的,但与“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这种说法相同的是,都强调“惑”之起于人的情感的不节制。

本章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脾气,有缺点的人。他的魅力不仅在于抽象的思想,还有人格魅力和生活风格。

孔圣人是后人塑造出来的,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全面了解孔子,尤其是理解他作为一个人,需要一点想象力和一颗平常心。也就先撇开圣人的刻板印象,仅仅把他当做身边的一位长者,一个老师,他有学问和修养,但也有怪脾气和性格,非常可爱!

孔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依据经典记载,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会发现,孔子先生和我们身边许多有智慧的老人一样可爱,他的生活方式不一定值得推荐,但非常有风格和原则,值得敬佩。

孔子是个热爱学习,乐于分享的人。“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兮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用今天的话讲,孔子就是一个特别热爱学习,而且学习完之后,还乐意分享的人。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形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他的自我要求一次又一次超过老师的要求,最后,他也确实达到了音乐的极高境界。足见,他在学习上的热情执着和精益求精,不达到目标决不罢休。

孔子是个喜欢音术,吃穿讲究的人。《诗经》本来都是用来唱的,孔子亲自精选编出的诗三百篇,也就是今天所见的《诗经》,足见他非常热衷于音乐。孔子如果听到别人唱自己喜欢歌,他总是请人再唱一次,然后他就跟着唱。

《论语·述而篇》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月来不知道肉味。他沉迷于音乐世界,可说废寝忘食。

据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孔子吃穿非常挑剔,甚至因此修妻。比如,菜的季节不对,孔子是不吃;烹调的方法不对,孔子也不吃的;用的作料不对,孔子不吃;坐的席位不正,他也不肯吃;肉切得不方正,他也不吃。衣服的颜色不对,他不穿;衣服的长短不对,他也不穿。孔子的生活风格倾向于古代贵族。

孔子是个爱恨分明,有时还很刻薄的人。“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他的随和与威严,儒雅和刻薄,都是恰到好处的。

“儒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琴而歌,使之闻之。”有一个乡愿叫儒悲,就是孔子恨之入骨的,那种善恶不分的好好先生。有一次儒悲想见孔子,孔子用生病拒绝,让人把儒悲赶出门,然后就取出他的琴瑟,大声的唱歌,故意让儒悲听见。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有一个贪官叫阳货,想要见孔子,孔子不见。阳货送孔子一只猪蹄。孔子特意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留张名片就走了。

“原壤夷埃,子曰:幼儿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有个不孝顺的老人叫原壤夷埃,孔子见到他就骂他,还用手杖敲打他的脚。

孔子是个非常幽默,常常自嘲打趣的人。颜回评价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把孔子看作神秘不可知。孔子当然高尚,但是也有他世俗的可爱和风趣幽默。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一次孔子向学生开玩笑说,如果能发财,让我去给人家赶马我也干,若是办不到,那就还是随我的爱好吧。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榅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待我贾者也。”

孔子周游列国并不得意。有一回子贡问:这里有一块美玉,在盒子里装着出卖,是不是等待高价卖出呢?孔子说:卖,当然卖,我就是正在等着高价卖出呢。

孔子一生到处漂泊,常常夜宿旷野郊外,饱经艰险。有一次和弟子失散,垂头丧气地站在东门下,被人嘲讽为丧家之犬。

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欲仁而得仁,仁爱百姓,他们就变得仁慈,又焉贪?还贪求什么呢?一切都是自己的偏好和偏爱,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和体验。欲望有正欲有邪欲,邪欲就是贪欲,佛家说的财色食名睡。正欲就是道德欲望。欲仁而得仁,仁是什么,怎样获得仁。可以和论语前面的章节联系起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6.30)“观过,斯知仁矣。”(4.7)所以,仁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周围的人和自己有什么过错,通过努力解决它,这就是仁的具体行动。《论语》解读 20.2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欲仁而得仁,仁爱百姓,百姓就变得仁慈,又焉贪?还贪求什么呢?

相关内容

中外文化名家在孔子故里授课...
中新网山东曲阜9月27日电(王采怡)以“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为主题...
2024-09-28 20:14:37
孔子的名言名句 孔子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名句(精选) 孔子的名言名...
2024-08-18 07:01:35
弟子规读后感4篇 弟子规读...
弟子规读后感4篇(精选)弟子规读后感(通用4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
2024-08-15 09:01:27
孔子学琴有什么道理(孔子学...
孔子学琴有什么道理(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原文及翻译)《孔子学琴》【原文...
2024-08-11 12:17:32
论语十则译文及注释(孔子论...
论语十则译文及注释(孔子论语十则译文)《论语》十则对照翻译:  1...
2024-08-11 05:01:07
泛爱众而亲仁出自哪里(弟子...
泛爱众而亲仁出自哪里(弟子规中亲仁的内容中的解释) 1、弟子规 ...
2024-08-09 04:30:23

热门资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 导读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能拿多少钱呢?我们这一个月是208块。农村大多是买这种农保吧,刚...
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 原标题: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泰国政府军,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
上海发布:紧挨着城区的六个村为... 原标题:上海发布:紧挨着城区的六个村为何一定要保留?来看闵行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使命:林荫不做市公安局局长,为... 原标题:使命:林荫不做市公安局局长,为何副局长牛明也不可能接任 林荫从白山地区...
茫崖市有多孤独?方圆百里荒无人... 原标题:茫崖市有多孤独?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我国为何要建在戈壁之中? 这是中国最...
邢台农商银行存款利率表:一年期... 导读邢台农商银行现在的利率表:一年期2.25二年期2.85三年期3.45。农商银行原来的利息比这高好...
杨虎城去世后,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原标题:杨虎城去世后,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1936年12月12日,著名爱国将领...
孙中山与黄兴为何会分道扬镳?两... 原标题:孙中山与黄兴为何会分道扬镳?两个事件促使他们关系破裂 现在说到辛亥革命...
哈以战争为何爆发?美国掌握军权... 原标题:哈以战争为何爆发?美国掌握军权的盎撒集团要收回犹太集团所控制的经济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