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怎么选?怎样呈现?如何传播?
创始人
2024-05-23 14:47:34
0

原标题:人物报道:怎么选?怎样呈现?如何传播?

通过聚焦典型人物,反映时代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引领舆论,推动社会进步,主流媒体责无旁贷。融媒时代,信息供给发生了深刻变化。主流媒体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如何通过人物报道向社会传递共识?这是媒体人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怎么选?标准多元化,通过小人物反映大时代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就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一个典型的新闻人物也必然是浪花中最亮的一滴水。如何选好“一滴水”,卷起“一朵浪”?这需要我们关注“身边的小人物”。用小人物拉近与社会公众的距离,借助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一个群体命运与时代发展,在引发读者共鸣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内嵌主流意识形态,匡正社会价值。

挖掘有新闻价值的小人物,考验着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首先,练就慧眼,善于“偶然所得”。不少经典人物报道是计划之外“偶然所得”的产物。

比如,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谁是“老李”》,新闻中的主角“老李”,就是河南日报记者在信阳采访时“捡到”的。2020年4月,记者在采访的“空档期”,去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村参观,发现这里的农家小院一步一景,别有韵味。在与当地人闲聊中得知,这些景致都是村民老李的手笔。记者敏锐察觉到,这个普通村民一点也不普通。建设美丽乡村,最需要的就是像老李这样生于斯、长于斯、悟于斯的农民。记者顺着这个思路,找出了“老李”李开良,成功把这个一直生活在乡村、热爱乡村、贡献乡村的“农民乡村规划师”展现给大家。

□ 2020年4月28日,《河南日报》一版人物通讯《谁是“老李”》

其次,培养敏感,善于捕捉细节。记者能在人群中发现既有代表性又有独特性的人物,并非易事。需要有扎实的脚力,经常到群众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眼力,善于通过细节找到“大同”“大不同”。

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杨叔的脱贫日记》,就是一次“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之作。记者之所以在千万个贫困户中选中了73岁杨叔,就是在采访中通过一个细节发现了他身上的大不同。经常去贫困户家串门的记者,无意间发现了杨叔有写日记的习惯。“人常说,吃够了要知道撂碗,请结束对我家的帮扶,改扶别人!”“这么好的时代,我还想多活几年。”厚重的日记,真实质朴的文字,既记录了家庭的变迁,也记下了脱贫后对美好生活的感慨。正是记者有捕捉细节的能力,成功挖出了一个感恩时代、自强自立的脱贫户杨叔,小中见大折射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第三,留意反差,记录时代群像。带有强烈反差感的人,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而书写这种反差,也更容易吸引人、打动人。因此,记者选择报道对象,要打破思维惯性,突破刻板成见,出其不意地关注具有强烈反差感的人。

《南方人物周刊》就很关注反差感比较强的人,通过报道他们来反映时代肖像。比如,《拳击手惠子,你怕痛吗?》,报道对象是拳击手——一个瘦弱的女孩子。全文通过巨大的反差,讲述了一个瘦弱女子惠子,在拳击场上强悍的人生。用弱小女孩迸发的强大生命力,唤醒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社会公众的活力。另外,《当十年“果粉”决定弃用苹果手机》一文关注的是“果粉”群像,通过关注“果粉”弃“果”,透视国产电子产品的崛起和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商业沉浮。不得不说,在高明的记者眼中,人物身上的反差感,是引导人们认识时代变迁的捻子。

怎样呈现?轻量化表达,通过平凡书写不平凡

随着媒体多元化发展,新闻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对新闻越来越没有“耐心”。人物报道应转向“轻量化”表达。

首先,刻画人物要“三抓”。要塑造一个特点鲜明、深入人心的新闻人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而是要做好“三抓”,也就是抓人物特点、抓特定场景、抓具体事件,用“三抓”将新闻人物的形象凸显出来。

比如《河南日报》“争做出彩河南人”专栏稿件《先生今年九十九》就很典型。导语开门见山:“先生者,医学泰斗张效房。今年99岁,仍然在为师、为医的第一线。每周二坐诊,周四查房,周一、三、五到郑大一附院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上班。”三句话,70余字,将人物身上异于常人的特点呈现出来。通讯的正文,第一部分“深秋山乡行”,着重记述了先生到伏牛山参加河南省复明行动,用具体事说明他还奋斗在行医第一线;第二部分“11次掌声的演讲”,再现了他在建院90周年的演讲,通过特定场景反映了他桃李满天下。一件具体事、一个特殊场景,诠释了99岁张效房医者仁心的形象。

□ 2018年1月23日,《河南日报》一版“争做出彩河南人”专栏典型人物报道《先生今年九十九》

文字表达重写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报道除了真实,更要“写实”。也就是少评价、多记录,用白话,说真事,尽量保持人物和事件的原生态。写实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摘用直接引语,记录真实动作。

第27届中国新闻奖作品《老郭脱贫记》,记者运用了不少带着土味的直接引语,精彩讲述了豫北农民老郭靠产业脱贫的曲折过程。其中有几句尤为精彩:老郭的老伴儿着急了:“万一出不来苗,地黄收不着,麦子也毁了。”40天,地黄出齐,一地绿色。老郭长出一口气:“心里石头落了地,我瘦了18斤。”这些直接引语都有很强的代入感,寥寥几句,把老郭靠种植地黄寻求脱贫的路上,来自老伴的担忧,自身的焦虑,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带动读者关心老郭的命运。文章最后一段,用老郭挖地黄、算收入结尾,实实在在、干净利落,把走上脱贫增收之路的老郭写得一清二楚,自然、原生态的感染力非常强。

作品规模更轻盈。有研究者做过样本分析(样本含报纸、网络媒体)发现,新闻稿件字数一旦超过2000字,上热榜的概率仅为11%,媒体中超过80%的新闻字数不超过1610字。视频新闻也是越做越短,业界广泛认为,新闻视频一旦超过5分钟就有可能成为“裹脚布”。因此,人物报道也越来越趋向轻量化表达,新闻作品通过最简洁的内容呈现出最鲜亮的形象。

比如,第33届中国新闻奖作品《支书带支书 树树连成林》,就是一篇轻量化表达的范本。新闻人物是老典型、濮阳市西辛庄村村支书李连成。他不仅自己把支书当得好,还开班免费向全国年轻支书传授经验。记者就聚焦他的新身份——园丁,文章紧紧围绕李连成授课展开报道,重点突出,一气呵成,1500字的稿件,一个老典型有新作为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如何传播?巧用融媒体,不同平台量体裁衣

报道典型人物,是为了传播正能量,引导价值观。因此,人物报道不仅要创作好,更要传播好。这需要媒体人有强烈的市场和用户意识,提前谋划,丰富媒体产品,盘活媒体资源,拉长传播链,让典型人物的热度持续更久。

生成多种类媒体产品。要让人物新闻真正热起来,可以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打造出声、像、图、文字俱全的组合产品,为激活不同人群,全方位推广备足“供给”。

河南日报曾经做过不少有益尝试。2023年,在要闻版开设了“创建‘五星’我先行”专栏,栏目打出了“通讯+漫画头像+短视频+微博话题”融媒产品组合拳。通过这套组合拳,把扎根基层、身怀绝招的10名村支部书记传播得更加立体。其中,报纸通讯厚重严谨,适合反复研读和长久保存;漫画头像诙谐灵动,让带着“土味”的村支书成了年轻人的新宠;扫码看视频,1分钟的微纪录片,讲述了支部书记鸡毛蒜皮又充满乐趣的一天;微博内容直击爆点,方便网民评论、互动。这组全媒体报道,在当时掀起了不小轰动,也成了媒体同行纷纷效仿的样本。

□ 2023年7月6日,《河南日报》要闻版“创建‘五星’我先行”专栏作品——《一棵“常青树”带动一片“向阳林”》,聚合了人物通讯、漫画、人物名片、视频二维码等,立体展现了村支书常更立平凡伟大的形象

不同平台间互动循环。用户在哪儿,媒体人的触角就应该伸到哪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用户聚集在网端,也有不少热点人物是从网端发起。新闻的传播路径呈现出“报纸—网络—报纸”或者“网络—报纸—网络”的循环互动模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效应拉长了传播链条,放大了不同平台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了新闻热度。

比如,2022年6月,河南日报聚焦“墩苗”干部,开设了新闻栏目“和你一起去墩苗”,连续报道了5名“墩苗”干部,每人独立成篇。讲述了这些出身名校的“80后”“90后”干部,从省厅机关转战基层的心路和成长历程。每期报道均采取“微博话题”先行的方式,引发网民探秘、留言、关注。紧接着,报纸刊登千字通讯,满足用户好奇心。报纸刊发当天,《河南日报》视频号推送2-3分钟的微纪录片,方便网民转发、留言。该组报道成功实现了不同平台间相互赋能,形成良性循环。当时,在网民中引发了“追剧”看“苗苗”的热潮。有网民留言:下一期“苗苗”会是谁?微博话题热度一度冲到了本地排行榜首位。“墩苗”干部有担当、能力强、有前途的形象获得受众认可和欢迎。

□ 河南日报记者石可欣(右一)采访“墩苗”干部程欢,视频录制现场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3期

原标题|《融媒时代人物报道新路径》

新媒体编辑|刘益帆(实习)

相关内容

世纪光影 人物故事丨开启流...
两个洗完脸的小孩站在水槽前,双手托住从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脸上洋溢...
2024-10-12 20:31:46
世纪光影 人物故事|开启流...
两个洗完脸的小孩站在水槽前,双手托住从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脸上洋溢...
2024-10-12 10:12:36
山西省军区举办“感动山西国...
中新网太原9月29日电 (杨杰英 张经韬)“在建设现代化国防动员的...
2024-09-29 23:02:33
新闻人物:马来西亚最高元首...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
2024-09-18 22:12:13
大红袍作用 大红袍作品价格...
大红袍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具有多种作用。1. 提神醒脑:大红袍富含...
2024-09-10 16:22:29
新闻人物:挪威首相斯特勒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题:挪威首相斯特勒
2024-09-09 06:02:47

热门资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 导读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能拿多少钱呢?我们这一个月是208块。农村大多是买这种农保吧,刚...
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 原标题: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泰国政府军,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
上海发布:紧挨着城区的六个村为... 原标题:上海发布:紧挨着城区的六个村为何一定要保留?来看闵行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使命:林荫不做市公安局局长,为... 原标题:使命:林荫不做市公安局局长,为何副局长牛明也不可能接任 林荫从白山地区...
茫崖市有多孤独?方圆百里荒无人... 原标题:茫崖市有多孤独?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我国为何要建在戈壁之中? 这是中国最...
邢台农商银行存款利率表:一年期... 导读邢台农商银行现在的利率表:一年期2.25二年期2.85三年期3.45。农商银行原来的利息比这高好...
杨虎城去世后,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原标题:杨虎城去世后,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1936年12月12日,著名爱国将领...
孙中山与黄兴为何会分道扬镳?两... 原标题:孙中山与黄兴为何会分道扬镳?两个事件促使他们关系破裂 现在说到辛亥革命...
哈以战争为何爆发?美国掌握军权... 原标题:哈以战争为何爆发?美国掌握军权的盎撒集团要收回犹太集团所控制的经济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