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钢经验”有了哪些新内涵
——九问河北钢铁如何焕新⑥
离邯郸市区60多公里,涉县龙虎山下,一座崭新的现代化钢厂拔地而起。这就是去年3月16日建成投产的河钢集团邯钢新区。
从高空俯瞰,占地5000多亩的厂区,料场、烧结、高炉、炼钢、轧钢各工序,自西向东“一”字形排开,紧凑顺畅,蔚为壮观。
“新区布局充分利用西高东低地势,衔接更科学,生产更高效。”4月9日,邯钢新区副总经理李巨辉告诉记者,相比老区,新区吨钢能耗降低50%以上,吨钢效益却增加了一倍。
一增一减,正是对“邯钢经验”新的生动诠释。
4月9日,在邯钢新区薄板厂轧钢车间,“功勋轧机”正在生产精冲钢。河北日报记者 马朝丽 摄
何谓“邯钢经验”?
1991年,连续亏损5个月的邯郸钢铁总厂,创新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当年扭亏为盈,利润总额连续4年保持全国同行业前三。“邯钢经验”闻名全国,邯钢被誉为“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邯钢新区从搬迁、建设到投产,坚持技术降本、创新增效,最大限度深挖潜能,实现了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发展,“邯钢经验”被赋予了新内涵。
牢牢抓住成本核算这个“牛鼻子”,向极致化、数智化管理要效益。
地处主城区,发展空间受限,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2019年邯钢老区启动退城搬迁。
从老区到新区,中板厂轧钢车间主任刘文鹏心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激动。在他看来,邯钢绝不是简单搬迁,而是一次全新的管理升级。
走进中板厂轧钢车间,记者看到,一块块火红的钢坯从加热炉输出,在轧机辊道上欢快地“奔跑”。
“现在钢坯入炉温度达到了850℃以上,而原来只有300℃左右。”刘文鹏说,邯钢新区将炼钢厂与中板厂紧密衔接,热送辊道距离比老区缩短226米,并且加装了全封闭式保温罩,能耗比以前减少了30%。
大账抠得细,小账算得精。
中板厂产线每天需要换两次磨辊,每个月要检修两次。刘文鹏把每次停机时间都安排在峰段进行。“峰谷电价每度相差0.56元,别小看这几毛钱差价,按平均每天停1小时计算,每天节省电费1万元。”刘文鹏说。
邯钢新区推行极致能效管理,实施30多项节能减排前端治理技术,低温余热资源全部回收利用,自发电比例达到100%,吨钢耗新水降至2.5立方米,吨钢综合外购能源费接近零。
管理精细化背后,离不开数智化赋能。
4月9日,在邯钢新区数字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各工序的实时生产情况。河北日报记者 马朝丽 摄
在铁前智慧中心,炼铁厂技术员张则广仔细观察着大屏幕上各工序的实时生产情况。这里是新区炼铁智能化管控的“大脑中枢”。
身处生产调度一线,张则广要协调炼铁生产各工序。以前42个主控室分布在不同作业区,实时生产数据不能共享,一个数据出现问题,他要逐个去作业现场排查整改。
在邯钢新区,生产调度变被动为主动。张则广每天通过大屏幕就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劳动强度比以前降低,工作效率却大幅提高。
搬迁后,邯钢新区为每条产线装上“智慧脑”“数字心”,300多个流程实现智能化控制。现在,从生产、管理、经营到决策,都有相匹配的数字化系统同步运行,邯钢新区已成为真正的数智化钢厂。
牢牢抓住技术创新这个“撒手锏”,向精品化、高端化产品要市场。
“功勋轧机”又建新功!在薄板厂轧钢车间,一卷卷银灰色的精冲钢顺利下线,产品用于汽车安全带卡扣、齿轮、刹车片等零部件制造。搬到新区后,“功勋轧机”已下线20多种新产品。
为什么叫“功勋轧机”?
原来,这台轧机1999年从德国引进,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它的投产结束了邯钢没有板材的历史。生产的钢板在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由于是进口设备,轧机关键模块有技术“黑匣子”,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产线的提升。
借助搬迁契机,车间主任伊晓亮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与北京科技大学的专家共同攻克技术壁垒,全新开发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统,让老产线运行更快、变得更“聪明”。
目前,这台轧机轧制的钢坯厚度从70毫米扩展到230毫米,可生产高碳工具钢、精冲钢、新一代汽车用热成型车轮钢、高强汽车大梁钢、高强车轮钢、耐候钢6类高端创效产品,在邯钢新区继续“挑大梁”。
4月18日,邯钢新区再传捷报。245吨精品中厚板集港完毕,将发往阿联酋,这是中厚板产品首次打开中东市场。邯钢新区投产以来,已开发40多个中厚板新品种,主要出口哥伦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退”一步海阔天空,搬出去再开新局。
创新“邯钢经验”,投产后的邯钢新区,正以新产品、新工艺培育竞争新优势,发展潜力持续释放。而留在市区的邯钢本部正加速释放装备优势,与新区共同打造高端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掌握市场话语权。
一体两翼、双向互融、多元发展,66岁的邯钢翻开崭新一页。(河北日报记者 马朝丽 贾楠)
记者手记
用好“邯钢经验”这个法宝
在邯钢新区采访,记者参观了新区的展览馆。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篇篇鲜活的报道,让我们对“邯钢经验”有了更深的理解。
30年,岁月荏苒,沧桑巨变。
邯钢变化的是:新区建成投产,技术攀“高”、产业向“新”,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本部拳头产品不断丰富,重轨产品沿着“一带一路”铺设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体两翼,共融共生,66岁的邯钢更具竞争力。
邯钢传承的是:当年,邯钢人推墙入海,直面市场,通过成本控制扭转被动局面;如今,新区人依然敢为人先、敢于破局,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盈利能力上实现自我跨越。
“邯钢经验”是个法宝。用好这个法宝,邯钢人不仅停留在成本管理上。
曾听一位老邯钢人这样说,邯钢虽因“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而闻名,但如果当时不是抓成本控制的同时坚持抓技术革新,也不会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今天,打造钢铁利刃的是更先进的科技、更珍贵的创新。邯钢用成本管理,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将原产线挖掘出了新潜力,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
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体现。
下游市场需求不旺、原燃料成本居高不下、钢材价格低位运行……当前,钢铁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来自企业内部。应对市场考验,钢铁企业一手抓成本管理,一手抓技术升级,才能真正成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企业,才能持续释放发展活力。这正是对“邯钢经验”的传承与创新。(贾楠 马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