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林晓辉
图/通讯员提供
4月27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朗声图书、百听听书,在广州市文明路总馆B区一号报告厅举办“中山讲堂”品牌讲座。讲座邀请了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大学教师、青年作家彭洁明,以“选择与救赎:《倚天屠龙记》的核心故事”为题,通过对《倚天屠龙记》核心故事的解读,发掘金庸对于“如何做出选择、获得救赎”这一人生问题的解答。讲座同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视频号、朗声图书微信视频号等多个线上平台直播。
彭洁明从“成魔还是成佛:《倚天屠龙记》的原型故事”“镜子内外:《倚天屠龙记》的镜像人物”和“救赎之路:以谢逊为例”三部分展开,通过叙述作品中角色自身的选择、不同角色之间选择的对比和角色从黑暗走向救赎的具体例子,来阐释讲座的主题。
彭洁明介绍,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复仇、救国、寻宝、身世谜题等是最常见的几种原型故事。随着原型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书中人物在这些面对人生关键节点时,那种矛盾、挣扎的两难选择所展现出的人物弧光,是金庸武侠的重要魅力之一。
以《倚天屠龙记》的主人公张无忌为例,当他身受玄冥神掌掌力侵蚀,生死攸关时,却仍选择坚持张三丰的教诲,不愿加入明教以获得治疗。这种两难的选择,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底层价值观和最在意之事。彭洁明认为,金庸经常用两难选择来为人物“写心”,展现他们的内心想法,从而突出人物的魅力。
除了角色自身的内心选择之外,彭洁明表示,金庸在小说中还喜欢用两组镜像人物来对比。镜像人物的出身、经历、际遇往往有极为相似的地方,但在某些关键处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彭洁明提到了纪晓芙与周芷若的例子。两人同为峨眉弟子,都爱上“魔教”中人,但在爱情和道德、责任之间的选择中,两人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两种道路,展现了一真一伪两种心灵的面貌。
镜像人物因不同的志趣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又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借助这类镜像人物,金庸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本质,读者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人物。这种对照,也体现出了小说作者本人的价值取向——褒扬仁善、慈悲之心,赞赏从心而行、不为外物所羁的人。
选择了光明的道路自不必说,但若是因为种种原因走向黑暗道路的人,是否也能得到救赎?彭洁明觉得,或许谢逊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启发。谢逊的故事始于一场复仇,为逼迫仇人成昆现身,他四处杀戮,成为众矢之的,在悲剧中越陷越深,似乎人生已没有未来。但空见之死给他触动,张无忌的降生带来温情,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能选择不同的道路。最终,他在与成昆的对战中实现了自我救赎。
彭洁明表示,金庸先生用他的小说告诉我们,不同的选择,能让人踏上或光明、或黑暗的道路,而哪怕是黑暗之路,也并非绝路;人生中选择的机会不止一次,即便选错也有机会重来。只要从一念之仁起,回归真我,就有可能获得救赎。
在互动环节,彭洁明与现场读者就张无忌和宋青书之间的镜像人物关系、周芷若在权力欲望与爱情上的人生选择等内容展开交流。讲座结束后,彭洁明还为现场热情的观众签名留念。
据悉,本次讲座是“墨香侠骨 金庸梁羽生百年诞辰纪念展”的配套活动之一,通过邀请专家对武侠经典作品进行解读,与展览一道,帮助观众以多种形式感受经典武侠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