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同时拿到环评报告表批复和排污许可证。”记者从广东省骨科研究院(长兴院区)建设项目经办人处获悉,该项目成为广州市天河区推行“两证合一”试点以来首家受益单位。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3天内完成了环评审批及排污许可审批两项许可,一次性向建设单位发出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比规定时间提前30余天。
从简化环评手续到优化审批服务,再到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衔接,近年来,广州持续深化环评改革,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企业绿色发展,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审批的“速度”、服务的“厚度”,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服务广州高质量发展。
2024年,广州“攻城拔寨”项目1593个。截至目前,符合环评审批改革举措无需审批项目880个,已批复项目356个,环评审批完成率77.6%,进度超时序。
率先推行环评“打捆”审批,做好企业的“服务员”
创新环境管理举措,助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2023年7月,广州市黄埔区率先实现环评“打捆”审批,标志着广州市环评“打捆”审批工作顺利启动,并取得预期效果。
所谓“打捆”审批是指,各环评审批部门对所在区域内同一建设单位建设多个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实施环评打捆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切实为企业减负,为项目建设提速。
近年来,广州在简化环评手续方面不断发力。继续实行豁免环评管理,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与符合广东省豁免环评管理相关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环评管理,对实施排污许可登记管理的小微企业项目,不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对已进行环评并通过审查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项目,可简化环评内容……
“生态环境部门在当好环境‘看门人’的同时,也要做好企业的‘服务员’。”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4月,《广州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全流程服务指南》印发实施,堪称“保姆级”的教程。
与此同时,广州还继续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衔接。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国首创生态环境综合许可“融e批”,在实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与排污许可证融合办理和并联审批的基础上,扩大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试点范围,实现融合审批新模式。
打造“绿色引擎”,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绿色引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兼具带动经济发展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广州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兴优势产业之一。2022年9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广州市林业园林局印发了《广州市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组建涵盖“链主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的产业链工作专班,积极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等工作,筑稳做强高质量发展底基底盘。
近年来,广州市的绿色环保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近三年营收规模年均增速在10%以上。广州环保产业各主要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全市已有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广州科学城等十余处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方面,广州依托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设计处理能力达3.3万吨/天,重点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助力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城市。
文|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穗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