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能力具体包含许多方面的能力,例如能够估计出完成一项任务大概所需要的时间,自我检测完成任务的起止时间等。
帅澜医生说,“时间管理是个很难学习的技能,因为在这方面薄弱的孩子通常从最基础的估计时间,到以有效的方式及时完成任务这一过程的各方面都可能存在不足,同时可能还缺乏时间紧迫感。”
我想,这就是我们为啥要对训练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原因。一方面,它很重要;另一方面,它又是A娃的不足之处,时间管理能力差,也会影响其它执行功能障碍。
不过,有的家长说,我不知道孩子有没有时间管理障碍,该怎么判断呢?
在《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和《聪明却混乱的孩子》这两本书中,都对此讲得很清楚,告诉家长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了解孩子的时间管理功能水平,在此分别摘录如下:
一、《培养注意力的心理学》,评估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
1、不会自己主动去开始做某事,有时候可能是自己乐意完成的事情,也需要被人催促去开始着手去做。
2、低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因此前面玩的时间太多,导致后来完成作业总是很赶,时间来不及的样子。
3、一不提前计划如何完成学校作业或其他任务。
4、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或者被人催急了才开始完成作业或任务。
5、难以为了达到某个最终目标而实施一点一滴的行动来积累,比如为了获得某个特殊物品去慢慢攒钱,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去学习。
6、不把做每天的家庭作业和成绩挂钩,没有意识到只有做好每天的作业才能以后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7、有好的想法但不采取行动,缺乏贯彻落实的能力。一承受不了大的难的任务。8、常常显得无所事事,没有想法,懒散度日的样子。
因为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休戚相关,所以帅澜医生把它们放在了一起。以上行为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则提示他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欠佳。
二、《聪明却混乱的孩子》,评估时间管理能力
这本书根据孩子的年龄分成不同类别、不同能力表现,大家可以针对年龄段,对号入座。
量表说明:使用下面的量表来评定孩子在完成以下列举的每一项任务时的表现情况。如果孩子每项分数达到2分或3分,则说明孩子能够较好和非常好地完成任务。
其中:
0分-从不或很少
1分-能做到但不是太好(大约在25%的时间)
2分-做得相当好(大约在75%的时间)
3分-做得非常非常好(总是或几乎总是能做到)
1、入学前/幼儿园
①能够按时完成每天的常规事务(需要一些提示或提醒);
②在必要时,可以加快速度并且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完事情;
③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太重的家务活(例如,在打开电视之前收好玩具)。
2、小学低年级(1~3年级)
①可以在大人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简短的任务;
②可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确定合适的时间来做好某件家务活(可能需要帮助);
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早晨的常规事务(可能需要练习)。
3、小学高年级(4~5年级)
①可以在合理的时间期限内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完成每天的常规事务;
②可以调整家庭作业的时间表,给其他活动留出时间(例如,如果晚上要参加XX活动,就提前开始做作业);
③可以事先减少时间冲突,为完成长期学习任务留出足够的时间(可能需要帮助)。
4、初中(6~8年级)
①通常能够在睡觉前完成家庭作业;
②当时间有限时,可以围绕优先的事项做出良好的决定(例如,放学回家后先完成某项任务,而不是先和朋友玩耍);
③可以将长期的学习任务分成几天来完成。
最后,看完以上分享,你对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心中有数了吧?下一篇,我们就开始做些什么来帮助促进孩子的时间管理功能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