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兴安盟这片热土上,屹立着一座承载着历史与荣耀的钢铁巨人—敬业集团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乌钢)。始建于1958年的它,曾是这片土地上的工业明珠。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保的呼声,规模有限、生态欠账、产品单一、发展乏力等问题如同枷锁,让曾经的钢铁巨人步履蹒跚,浓烟滚滚,成了名副其实的“污”钢。
乌钢的困境,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痛,更是当地群众心中的刺,是兴安盟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面对环境的压力与市场的挑战,乌钢必须破茧成蝶,实现华丽的转身。
如今,乌钢正通过引进先进工艺、实施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加强环保治理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40亿资金注入,小高炉时代终结
2021年,对于兴安盟乌钢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这一年,兴安盟委、行署与敬业集团携手合作,共同为乌钢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崭新的蓝图。通过“注资金、上项目、扩规模”这一系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乌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0亿元,乌钢的生产线得到了全面升级,旧有的小高炉生产历史被彻底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生产设备,不仅让乌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让兴安盟的工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打造零排放新标杆,引领低碳新时代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乌钢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迈出坚定的步伐。如今的乌钢,已经构建起绿色低碳物流体系,通过投资建设铁路专用线提标扩能改造工程,为乌兰浩特市每年减少了惊人的16.3万辆重型货车的汽车尾气排放。
不仅如此,乌钢还实施了烧结厂脱硫超低排放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CFB循环流化床干式超净脱硫工艺,将节能与减排的目标同时实现。在全区范围内,乌钢更是首个投入使用“干式超净+”超低排放环保改造和中水利用项目的企业,真正实现了“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以及废水“零排放”的壮举。
更值得一提的是,乌钢还成功并网发电了1x50兆瓦双超煤气发电项目,这不仅实现了煤气的综合循环利用,更为企业带来了低碳节能减排的显著效果。
产值创历史新高,绿色转型显成效
2023年,乌钢以傲人的业绩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这一年,乌钢全年完成铁、钢、材的产值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工业产值从2014年的9亿元飙升到2023年的62.1亿元,实现了令人瞩目的7倍增长!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与2015年重组相比,乌钢的电耗、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了36%、8.6%和28%,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轻装上阵”。更令人振奋的是,乌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均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胡日查 李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