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仪陇县摄影报道
当历经岁月沧桑的革命文物跃然眼前,在讲解员的轻声讲述中,你似乎能看见尘封已久的革命往事,那段红色的峥嵘历史也浮现在脑海中……而讲解员,也搭建了当下人们能够知晓文物背后的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精神力量的桥梁。
为迎接2024年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在四川召开,6月5日,四川省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员培训班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开班。四川省内各市(州)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员代表70余人齐聚,共同学习如何提升讲解服务质量和水平。
革命场馆讲解员该怎样讲好革命故事?革命文物讲解代表性案例又有哪些?在培训现场,来自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专家学者先后登台,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专家点评、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了授课指导。
培训现场
从讲解词撰写到肢体动作
专家登台讲授“如何讲好革命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年,3000余万人次涌入四川省各地革命场馆和旧址接受革命文化教育。”在开班仪式中,四川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处长张天文表示,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是传承红色基因、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阵地,在众多以历史文物类旧址、博物馆为主的群体中独树一帜,已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观展目的地之一。
四川是孕育红色基因的热土,是名副其实的革命文物资源大省。蜀地之上,遍布着红军长征、川陕苏区等珍贵的红色记忆,分布着形态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而在当下,如何让人们走进革命历史,更深入地了解革命文物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呢?自然少不了讲解员的讲述和带领。“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一所好学校不能没有好老师,讲解员就是人们走进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重温革命历史最好的老师。”张天文这样说道。
一份好的讲解词,应该怎么撰写才能深入人心?在讲解的时候,怎样的肢体语言才是最合适的?培训现场,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接待一部部长何玲登台,以《革命场馆讲解员如何讲好革命故事》为题,从如何进行讲解、怎么样写讲解稿等细节入手,带来了长达3个小时的专题培训。
“我觉得要讲好红色故事,首先对于故事要有深入挖掘。第二,讲述这些故事还需要用真情去流露。还有,我觉得撰稿也很重要,在语言表达上面也需要发力。”何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名成熟优秀的红色讲解员,应该符合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的要求: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接待一部部长何玲 图据朱德故居管理局、南充市融媒体中心
同时,何玲也谈到,在此次培训中,她也通过现场演绎等环节,看到了四川省内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员的风采。“我觉得四川的讲解员,无论是从综合素养,还是现场的互动交流上来看,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讲解员齐聚“学本领”
“将革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一边认真听讲,一边仔细记录,在培训现场,每位讲解员的眼睛都跟随屏幕上专家讲解的内容而转动,还不时根据屏幕上示范的讲解肢体动作,自己也跟着比画起来。其中就有来自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的讲解员蒲彦任。
“今天非常幸运能有机会来参加培训,听专业的老师来告诉我们怎样去讲好红色故事。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一般都是参加比赛的时候才能跟前辈这样交流。我也会把这次培训中的收获带回纪念馆中,和没能来现场的同仁一起分享。”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蒲彦任于2019年来到赵一曼纪念馆,成为一名讲解员。虽然已经入行5年,但在他看来,自己仍然是一名“新人”,在讲解这一行业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蒲彦任说道,今天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的一句话让他感触很深。“老师说,当我们讲一个故事,首先自己要沉浸进去,要进入那个状态。那我们在平时的讲解中,能不能感动观众,能不能感动自己?我想,这其实是可以衡量我们工作的一个尺度。”
培训班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开启,自然也让在此处工作多年的讲解员获益颇深。譬如,胡城乡就有着15年的讲解经历,在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朱德故里。
培训现场
“作为一名红色讲解员,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当,更明白今后工作中的意义所在。今后,我也会把培训的课程内容融入日常当中去,让来到这里参观的游客,在缅怀革命先辈的同时,更好地感悟中国的红色历史,在红色历史中看到我们新时代当代人的担当,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