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试》剧情逐渐升温,十四集中丰兰息成为丰国唯一的嫡子,然而却陷入了继后的陷害之中。在危急时刻,丰兰息凭借聪明才智逆袭,这让人深感唏嘘。奇怪的是,尽管丰兰息才智出众,却不被丰王偏爱,让人不禁质疑丰王的头脑是否有问题。
而继后的行为更让人生厌,似乎对付丰兰息的动机并非只为了给她的儿子铺路,更深层次地是源于对丰兰息生母的嫉妒。
继后的内心世界充斥着对倚歌的嫉妒,她认为丰王本应是她的,而倚歌的出现让她与丰王分离五年,独自抚养儿子。
在她看来,如果没有倚歌,她才是真正的皇后,而不是现在的继后。这种心态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实际上,给她带来痛苦的并非丰兰息母子,而是给予她身份和地位的丰王。回顾起当初,丰王为了巩固自身地位,选择娶贵为公主的倚歌,离开她五年。
而丰王呢?
倚歌进宫后,他对她宠爱有加,甚至因为她而冷落了倚歌,导致倚歌最终抑郁而亡。帝王家的无情,让人唏嘘。
然而,在百里氏陷害丰兰息失败后,按律法应该伏诛她。
但令人不解的是,丰王却选择包庇百里氏,似乎只因为太过在乎她。实际上,百里氏是在丰王一无所有时跟随他的,她是属于那种比丰王更低级的身份,而倚歌的势力让丰王坐稳了江山。丰王或许自卑又自负,更喜欢比自己更低级的百里氏。
但百里氏的存在,给他带来了成就感,她的一派势力在位十多年,形成了对朝政的影响。一旦撼动这股势力,将会影响丰国朝政的稳定。江湖上的玄极令再现,各国相互觊觎,战争一触即发。
在这关键时刻,本国朝政动荡将是雪上加霜。
百里氏不处理,不仅因为丰王对她有感情,更因为朝政需要稳定。倚歌下线后,百里氏上位,她的心计在位十多年间形成了一股势力。这势力一旦动摇,将会影响丰国朝政的稳定。
再加上丰王的野心不仅局限于本国,他还渴望统一五湖四海。百里氏的存在使他更有成就感,同时也传达了一个经验,即原配打下的江山最终让小妾享福。在丰王的自私世界里,百里氏的存在让他感到更加充实。
因此,他选择宽容百里氏,为了不让百里氏的两个儿子对他产生厌恶,因为他知道兄弟相杀的局面,希望儿子们不要重蹈覆辙。
丰兰息是丰王的嫡长子,身份已经比当初的丰王高贵得多。在丰国内部兄弟之间的争斗中,丰王希望儿子们学会修心养息,这才是一个帝王所需的心态。
在他的世界里,丰兰息应该明白,一点点委屈并不是什么大事。丰王曾经也是婢女之子,身边的下人都瞧不起他,为了大业,他也隐忍了好多年。
所以,他并不是不在乎丰兰息,而是希望儿子们能够理解,修心养息才是帝王之道。丰王的世界是自私的,不处理百里氏的原因既有偏爱,也有对朝政的考虑。因此,他的选择是为了江山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