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鸿烈集解》。
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模式,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更是影响了中国农业社会数千年。时至今日,大部分农村还保留着饲养牲畜,耕植田地的传统。只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不再遵循旧的生活习惯。他们会在保证自家丰衣足食的情况下,再将多余的农产品卖出,以获得更多利润。
然而这种赚钱方式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受自然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会出现浮动;又比如乡野无人,家田若缺少看管,最终可能得不偿失。例如河北一老汉猪圈神秘丢猪,损失重大,无奈下只好选择报警。警察一番查看后,又去询问专家。但不知为何,专家看到现场情况后却笑了起来。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农村老汉丢猪
20世纪80年代,农村里面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彼时猪肉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又较前些年有所提高,所以许多农户便打起了贩卖猪肉的主意,河北一老汉也不例外。这位河北老汉世代务农,精通农业生产的他在养猪上颇有经验,不但熟知饲养猪的较好原材料,还会为它们打造相对舒服的生存环境。
他将自己家里的一块空地改造成猪圈,养猪诚心,可见一斑。然而,河北老汉毕竟是个农民,家庭收入有限,并不能将全部资金都投入到猪身上。于是,抱着“能行就行,不行就算”的想法,他将猪养了下去。
猪圈里面有一大洞
虽然河北老汉并没有为养猪抛掉全部资金,但他投入的成本还是十分巨大的。这意味着,假如他的猪圈遭受什么意外,他极有可能会亏本。好在养猪的前几年气候变化稳定,村里也风平浪静,他因此赚到不少钱。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天,老汉如往常一般来到猪圈查看猪的生长状况,却忽然发现少了几头猪。
这可把老汉吓得不轻。原来这个猪圈是他自己掏钱用家里的一块空地改造的,周围都是高高的墙,一般人根本翻不进来,更何况是带着几头猪!惊慌之下,他急匆匆进了猪圈,来回翻看后,在猪圈内部发现了一个洞口。洞里黑漆漆的,不知道通到哪里,剩下的猪也仿佛受到了惊吓,刺耳的叫声此起彼伏。老汉担心遭窃的猪,又怕贼人折返,无奈之下只好报警。
发现古墓
经过一系列勘察和检验,侦查人员得到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个黑漆漆的洞口,是个盗洞!这就说明,“偷猪”的并不是普通的小贼,而是以开掘陵墓,偷窃陪葬品为生的盗墓贼!所以,侦查人员推断,河北老汉家的猪圈下,可能藏着一座陵墓。这件事的真相已经逐渐超出警察的职责范围,所以他们将考古专家请了过来。谁知,专家考察后却笑了。原来,这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墓。
说起这位皇帝,民间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好坏参半。高洋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推崇改革,包容文化,创下了许多历史性成就。然而他同中国史上大部分皇帝一样,晚年追求长生,终日酗酒,最终在公元前559年11月25日暴毙于太极殿,享年三四十岁。如此一位具有争议性皇帝的墓葬,却被他们一行人阴差阳错地发现,专家怎能不乐出声。在高洋墓中,专家们找到了河北老汉丢失的几头猪,但他们却发现墓中的陪葬品几乎全被洗劫一空,考古工作由此变得十分困难。好在盗墓贼并没有破坏陵墓中的壁画与碑文。
结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河北老汉无意丢猪,警察顺藤摸瓜后却发现了一座惊天大墓。这背后的巧合实在令人苦笑不得。盗墓贼偷走了价值连城的文物;河北老汉寻回了丢失的猪,还得到了表彰。专家考古有了新进展,历史研究有了更多依据。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