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不少在城市生活的人,为了追求一口美味,在周末可以开车一个多小时,到乡下的农家乐吃地锅炖鸡。
如果走的时候,能买上一些土鸡蛋,带走一些土鸡肉那可就更好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风靡一时的土鸡突然就从市场中消失了。不少买过土鸡的人甚至表示,这辈子都不可能再买土鸡了。
土鸡到底犯了什么罪,怎么就从神坛跌落到千人踩万人骂的地步呢?
我们说的土鸡,其实就是走地鸡,比如现在农村家里自己养的散养鸡。
土鸡基本都在户外放养,有些人在种果园的时候,就会在园区养一些土鸡。
这样土鸡能够吃掉害虫,土鸡的粪便还是天然的有机肥,养鸡和种果树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所以真正养土鸡的人,根本不指望养鸡来致富。要么是养了自己吃,要么就是和其他生意搭配在一起。
虽然土鸡的价格比肉鸡高,但土鸡的养殖成本也高,对养殖户来说利润并不大。
毕竟,如果土鸡比肉鸡赚钱,这些趋利避害的商人,早就一窝蜂去养走地鸡了。
形成不了相应的市场规模,产业链无法完善,没有货源,就算土鸡受到大家的追捧,一度成为网红,却接不住这么多的流量,走到现在无人问津的地步,自然是情理之中。
走地鸡每天的运动量可不小,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如果鸡类也玩微信排行,那肉鸡肯定是垫底,而走地鸡则稳拿第一。
走地鸡吃的都是些虫子、粮食,加上每天运动量,肉质也更为紧实。
不少人吃过走地鸡后都会有个评价,香是真的香,但是柴也是真的柴,还特别容易塞牙。
有些老饕喜欢买食材自己回家做,他们对土鸡的评价就是两个字,难炖。
想要把土鸡肉炖烂可以入口,那耗费的时间最低得是普通肉鸡的两倍,就这也得考验下你的牙口。
而肉鸡就不一样了,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养殖场,食物根本不用自己操心,都是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
除了吃饭,那就是睡觉。
就算有那么一两只鸡,感觉鸡生太无聊,想着生命在于运动,它也没那个场地活动,做个伸展都困难。
不管什么动物,只要吃了睡,睡醒了继续吃,很少运动,那身体都会特别虚,肌肉更是松弛。
所以肉鸡的肉质,相当滑嫩,非常细腻。
不管是做上校鸡块,还是烤鸡腿,那肯定还是首选肉鸡。
至于土鸡,除了地锅炖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吃法了,别的领域根本赢不了肉鸡。
但生活中吃鸡肉,地锅炖的场景又有多少呢?
绝大多数用鸡肉做成的美食,那还得是用肉鸡作为食材。
所以土鸡最终失去市场,被肉鸡拿下销冠,真的一点也不亏。
土鸡的生长速度非常慢,而且个头普遍不高,当然,这才是鸡最原本的模样。
肉鸡因为长期吃饲料,个头非常大,体重也很高,按照鸡的审美,肉鸡就是那种个字特别高,又白又胖,看起来就不好惹的大块头。
食材的价格和成本有关,同样的一斤肉,土鸡需要吃的食物以及生长用的时间,都会比肉鸡多很多,所以土鸡的价格高,大家都能理解。
但市场上的土鸡价格,其实溢价相当严重。
养土鸡的人表示,这钱可不是他们赚的,卖土鸡根本赚不了多少钱,如果不是家里吃不完,才不会卖。
消费者也表示,这土鸡再金贵那也是个食物,怎么还卖出高端奢侈品的价格了?
问题出在哪儿?
那肯定是无良的中间商。他们从养鸡户手中低价购买土鸡,再转手高价卖给消费者。他这么一倒腾,比养鸡户一年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多,这土鸡价格自然也高了。
不少消费者在买过土鸡后,愤怒地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买土鸡蛋和土鸡了。
倒不是土鸡不好吃,而是因为买了之后,到家发现上当受骗了。
有些无良商家,会用肉鸡冒充土鸡,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他们以为这样很聪明,实际上是在消耗消费者的耐心。其实现在土鸡走到如今无人问津的地步,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无良商家,自作聪明地欺骗消费者。
当耐心被消耗殆尽,市场自然也就失去了。
到底是什么才是土鸡?如何正确分辨土鸡蛋?其实很多时候,完全都是靠消费者自己的经验。
现在的土鸡其实就是个概念,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商品定义和执行标准,消费者也没有法律依据为自己维权。
没有依据,工商部门也没办法进行约束。
不过有些地方乘上了电商的东风,在政府的扶持下,有的地方搞起了专业的土鸡养殖。
比如宁波的喜德县就搞了一个“喜德艮田禽类养殖产业园”,总投资1.53亿元,建设用地面积68亩,已建成投用38个标准化现代养鸡鸡舍。
产业园选择了市场前景好的三黄鸡、青脚鸡、窑鸡、乌骨鸡、绿壳蛋鸡等品种进行培育。为了将肉鸡口感滑嫩和土鸡肉质更香的特点结合起来,产业园对土鸡实行圈养和散养相结合的方式,以野草、虫子、粮食等为食,打造“喜德好鸡” 品牌。
加上当地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抱团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收入较低的农户一起致富。
目前引进31万羽鸡苗,通过零售、批发等方式,和当地学校、餐厅店合作,出售10余万羽,收入1100余万元。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土鸡又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中,而那个时候的土鸡,价格也不会高得离谱,行业也能得到规范,让大家吃得更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