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士一世,是波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波斯社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大流士一世改革,改革客观上对促进各地经济的联系和贸易的发展,道路的开通,货币的统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革后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和行省制使全帝国范围内能维持比较稳定的统治,这也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大流士的父亲希司塔斯佩斯是波斯国王冈比西斯的堂兄弟,冈比西斯则是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在埃及期间,波斯境内发生了反对他的起义,他闻讯后急忙赶回波斯,但在途中却猝然死去。
大流士和其他贵族平定了起义,并成为了国王。波斯帝国幅员辽阔,民族成份复杂,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为了应付复杂的局面,大流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统治,这在历史上称作大流士改革。他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他神化自己的权力,说是阿胡拉马兹达恩赐于他。他控制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建立起王室经济。国王之下设有办公厅,内有通晓帝国内各种语言的人,以了解情况。他将全国划分为20个行省(称萨特拉庇亚,波斯不在其内),设总督(称萨特拉庇)治理。
总督初时不管军事,只管地方行政、司法、征税,他规定了各行省应纳税的数量。他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使其互相牵制。国王每年要对军队进行检查,边远地区则由国王派人检查。他统一了铸币制度。他规定帝国中央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可铸造铜币。金币称为大流克,每枚重8.4克。他在全国建立驿道,方便军队的调动、国王命令下达和下面上报情况,加强帝国各地的联系。
在驿道沿途设有驿站,配备有人员、马匹、粮草。最长的一条驿道起自小亚西海岸的以弗所,西至伊朗高原的苏撒,全长2400公里,称为“御道”。另一条著名驿道是从巴比伦经伊朗高原至印度河。这种驿道可能是在原有大的队商道路和亚述帝国时期的一些驿道的基础上修建的。他调整了波斯与各被征服地原有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在制定法律时尽可能参考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宗教采取宽容态度,不加排斥,借以拉拢各地上层人物。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巩固了波斯帝国的统治,也促进了帝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