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日前,依托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一场以“对口支援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理论研讨在复旦大学智库楼展开。
作为“礼赞|雅江情滨江意·沪藏文化交流”的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上,沪藏两地专家学者就上海与西藏、杨浦与拉孜之间的文旅协作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市文旅局副局长向义海进行了精彩点评。大家纷纷表示,在推动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充分发挥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小林认为,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依托资源禀赋,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有望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此需要推进以下工作,包括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带来的文化符号视觉体验不断创意化、产生传播效应的物质载体不断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公共服务的价值创造,“关键在于,吸引文化创客群体,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同时鼓励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人才、平台、游客等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价值创造。”
“一滴水中见太阳,而一个文艺作品的传播也能找见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作为西藏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拉孜堆谐登陆上海滩,是新时代西藏故事的生动呈现,也是向上海、全国和世界展示西藏新时代故事的重要载体。”人民日报西藏分社记者徐驭尧表示,一曲堆谐,唱响新时代对口支援的壮丽之歌、文化自信的瑰丽之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团结之歌。对于如何讲好新时代堆谐故事,他认为应当从三个角度发力:打造一场好戏、传播一群人物、做好一类平台,即节目是根本,演员是基础,平台是渠道。
对于如何深化“三交”工作的内涵,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政策研究室四级调研员卞佳颖提出“三个坚持”,“坚持核心价值的认同,通过抒发家国情怀,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文化人的浸润,更好地传承各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开发编排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促进人文交往;坚持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以老百姓喜闻乐见地方式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使他们更有获得感。”
上海春秋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周详则从“航空+旅游”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企业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的社会责任。“旅游帮扶,开通援建旅游包机航线,组织大量游客到贫困地区,融入爱心公益活动,培育、挖掘、开发旅游资源,推广宣传当地旅游产品、品牌;产业帮扶:旅游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人才输出,合资公司运营实战等措施;就业帮扶:免费培训,解决就业;消费帮扶:组织游客对当地农特产、文化艺术、非遗传承等进行消费帮扶;生态帮扶:植树造林发展生态,解决当地老百姓困难,发展旅游、兴办农家乐。”周详紧接着分享了三点启示,即履行社会责任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与管理体系相结合、与业务开展相结合。
对于如何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支柱型产业,复旦大学旅游系副主任孙云龙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要把西部的优质的独特的文化资源能够转化出来,而不再是传统的观光旅游的方式。要让东部游客能够到西部去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文化体验,特别需要把非遗这样一些传统文化能够转化成为旅游产品、这是非常有发展空间的。”
“坚持杨浦文化走出去,打通锡钦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拉孜文化请进来,谱写沪藏两地文旅合作交流新篇章。”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琳表示,杨浦区文游局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唱响“同心曲”,突出特色,提升交流水平;弘扬“主旋律”,挖掘内涵,深化交融程度;抓好“新热点”,合作开发,拓展交往空间,将继续聚焦对口支援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加强交流合作,巧打文旅融合牌,奏响民族团结曲。”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琳表示,杨浦区文游局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唱响“同心曲”,突出特色,提升交流水平;弘扬“主旋律”,挖掘内涵,深化交融程度;抓好“新热点”,合作开发,拓展交往空间,将继续聚焦对口支援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加强交流合作,巧打文旅融合牌,奏响民族团结曲。
“堆谐之乡”“藏刀故里”“雅江之滨”“珠峰前站”……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贇峰以《“神仙居住的地方” 欢迎您的到来》为题,分享了拉孜丰富的文旅资源。他表示,近年来上海援藏拉孜小组就文旅融合展开了大量的工作,“国道318从上海人民广场起,至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止。5000公里打卡纪念点恰处在拉孜,我们顺势而为打造了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了打卡点位。与此同时,为打造‘珠峰前站’,积极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在餐饮上,入驻藏、川、陕、豫、青等特色美食;在住宿上,引进各类连锁酒店、规范本地特色民宿;在出行上,我们在锡钦乡建设充电装置,在国道沿线增补加油站,在县城上海街设立供氧站点,让游客真正实现出行无忧。”
拉孜县副县长边巴卓玛则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化人,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艺交心,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旅促交,不断拓展沪藏两地文化交流。”她表示,拉孜县以文化强县为抓手,依托上海援藏的大力支持,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工作中,有力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未来,他们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开展创作,用优秀作品为各族群众搭建起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桥梁。
作者:
图:上海援藏拉孜小组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