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强调,明年实行“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实现房地产供求关系平衡”。
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一项政策。但是,到底如何因城施策,如何一城一策,似乎仍处于探索之中,至今没有一个城市拿出可供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的政策、经验,仍然都在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跟踪效仿,完全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具有明显效果的政策。
客观地讲,由于前些年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尤其是房价的过度上涨,开发商的过度扩张,银行的过度放款,地方政府的过度从土地上拿钱,让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很难总结出好的经验与做法,无法拿出切实可行的“一城一策”经验。主观上则是依然具有比较强烈的依赖土地收入的意识,仍然想在土地上做文章,无奈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让地方政府的梦想破灭了。不仅土地收入上做文章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房企的连续暴雷,让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风险压力。
也正因为如此,当决策层、管理层同意放宽房地产市场政策时,立即把地方政府依赖土地收入的热情又调动起来,绝大多数地方都把眼睛重新盯住房地产市场,纷纷放宽政策,甚至出台各种刺激房地产市场、刺激居民购房的政策。无奈经过二十年房地产市场变化、房价变动考验的购房者,开始冷静对待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变化,没有因为政策的调整而惊慌失措,而是继续用冷静、理智对待房地产市场,导致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没有产生预想效果,开发企业则面临严峻的资金链断裂考验。
可以肯定,不管明年地方政府如何进行“一城一策”,有一点不能改变,那就是开发商不降价、市场就不可能恢复。明年房地产市场的钥匙掌握在开发商手中,就看开发商能否用降价这把金钥匙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问题。而地方政府千万不要再做制止开发商降价的错误行为,否则,房地产市场真的会面临极大风险。留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只有降价售房、回笼资金,才有可能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这方面,开发商不能再犹豫,地方政府不能再糊涂,银行不能再乱作为。
通过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实现房地产供求关系平衡,听起来很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实际,前提是,地方必须拿出有利于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而不是继续唱大戏、说大话、喊空口号。就市场需求来说,当然是有的,特别是改善性需求,空间较大。但是,现行价格,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不会接受。那么,降价幅度多大才能撬动购房者的购房热情呢?当然是越低越好。问题在于,房地产市场也有不可承受之痛,降价的幅度肯定不能太大,比较现实的降价幅度,应当是20%以内。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降幅,购房者还是会考虑的。
如果开发商和存量房房东有这样的降价意愿,是否就能实现房地产市场恢复的目标呢?仍然不行,根源在于,二手房市场如何撬动。单纯依靠普通居民来购买,恐怕仍然难以全面启动二手房市场,能够采用的方式,就是政府及其国有公司收购一部分二手房,并将其当作保障性住房。同时,动员租房公司、尤其是链家等大型租房公司,收购一部分二手房,从而为想改善住房条件的居民创造购买新房的条件。一旦二手房市场有效启动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链条也就解开了,随之而来的装饰材料消费、家电家居产品消费等就会接踵而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生产领域的推动作用也就能够充分体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就能趋于平衡。
所以,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开发商要主动出击、主动降价,并用新房降价影响二手房市场的房产价格;另一方面,政府要有所作为,要在收购二手房方面拿出更多好的办法与举措,从而激活房地产市场销售之水,形成鲶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