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少宏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山的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捷报频传:中山市工改办12月10日透露,全市“工改”拆除整理的低效工业用地面积首破3万亩。而截至目前,该数据已更新至3.1万亩。更直观地说,中山以两年时间,几乎新造了一个石岐街道的空间,为“久旱”的中山提供了支持制造业当家的“甘霖”。
3.1万亩用地上涵盖超过1000个项目,涉及平衡利益、筹集资金、完善手续、招商引资等必须解决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山又是如何以十足的底气,用2年时间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在建中的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
首先,是“一把手”来担责。
不同于一些地市的城市更新、“工改工”相关工作,“工改”被中山当作了“一把手工程”,这便意味着“工改”必须由市、镇两级书记本人主抓,而非仅由其他干部或部门牵头。这一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各级“一把手”对“工改”足够重视,并调动所辖区域内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力量来支持“工改”。
举个例子:在10月举行的第八场“工改”深调研座谈会上,面对基层“工改”干部和企业家提出的具体诉求,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现场直接将这些问题交办相关部门尽快处理,有的问题在会议现场便得到了解决。
这就是以“一把手”的统筹力度推动“工改”的执行速度。
第八场“工改”深调研座谈会现场。
其次,是“改革”来开路。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改”工作总会遇见各方利益难以平衡、既有政策难以支持项目等情况,形成了主观的或客观的阻力。问题出自过去,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将“工改”当作一场大型的改革“舞台”,只要是有利于中山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的,就大胆试、大胆改。
例如,中山清理了110多项不合时宜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80余项“工改”新政。为了解决各镇街、各村、各企业不同的情况,中山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十类改造模式:有的专门针对土地碎片化问题,有的则用于应对政府收储资金不足的情况等等。
这就是以改革的决心换来攻坚的信心。
另外,是“软硬件”来保障。
“工改”不是只针对旧厂房的一场拆除行动,而是事关每一家企业、每一个村居切身利益的一次多方协作的攻坚。政府作为吹响号角的一方,就需要承担起提供保障、做好后勤的职责,减少社会各方对参与“工改”的顾虑。
因而,在开展“工改”之前,市、镇相关部门都会先摸排走访一轮,了解哪些企业需要搬迁、对新场地有何需求、所需成本预计多少等等;中山全市梳理出了115个腾挪安置载体,并且在“中山看地云”小程序等渠道上进行推介。并且,“工改”过程中已经有558家企业得到了腾挪安置的服务,政府发放的补贴金总额已经接近2000万元。从搬迁服务到提供场地和资金,中山推动“工改”可以说是有备而来。
这就是以“软硬件”的支撑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作者】 陈少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