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的上海体操队,一个多月前在崇明体育训练基地进入冬训以来,训练馆里多了两个特殊的身影。这是两位来自韩国的外籍教练,而且还是一对夫妻,妻子李娅是从中国移民到韩国的体操运动员,而丈夫崔珍成以前是韩国体操国家队选手。
中国体操水平世界一流,整体实力比韩国体操强得多,但是上海体操队为何反其道而行之,从韩国引进了两位体操教练?其实,这个看起来有点不合常理的做法,却正是上海体操队主动求变、取长补短的举措,就像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体操运动中心副主任冷倩说得那样:“我们备战全运会,一大重点也是要从改革做起,很多工作不能循规蹈矩地开展,而是需要一些破局或者思路的改变。”
据冷倩介绍,李娅目前担任上海体操女队的一线队教练,而崔珍成则负责上海体操男子青年队的训练,“我们把这两位外籍教练充实到队伍中来,就是想借鉴对方的一些训练方法和理念,对整个队伍的全运会备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冷倩看来,国内体操教练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自己的短板,所以引进外教不但能够形成竞争机制,对于双方来说也都是一次资源整合、共同提高的过程,“新的奥运、全运备战周期,上海体操队也需要一些新的元素融入进去。我们可以通过吸收外籍教练在训练中的优点,来突破本土教练的一些瓶颈,也让队员们能够学到更多东西,从而尽快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在未来的全运甚至奥运赛场上更有竞争力。”
如今在场边观看上海体操队的训练,你会发现有时运动员们会做出一些国内选手不大常用的技术动作,上海体操男队主教练何幽潇表示,这就是外教带来的训练方法乃至训练理念的碰撞。“无论从全运会还是更长远角度出发,我们都需要找到更多的方法来解决队伍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技术上的瓶颈,或者是一些训练理念比较固定,那么外教带来的新理念和训练方法,也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突破瓶颈。”何幽潇说,虽然崔珍成平时主要在青年队,但是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技术,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崔指导的到来确实对队伍帮助不小,例如我们原来想试但不敢试的一些动作,在他那边确实试出来了,这就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目前上海体操队青年组的水平在全国已经名列前茅,毫不逊色于新晋强队广西、广东及体操大省陕西、山东队。在2024年全国青年体操U系列赛事中,上海队在男子、女子乙组(U14)的团体决赛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六名,在男子甲组(U17)的团体决赛中获得冠军;个人项目中,男子甲组(U17)的跳马、鞍马、自由体操,女子乙组(U14)的自由体操和个人全能,以及女子甲组(U15)的高低杠,也均由上海队选手摘得金牌;此外,女子14岁组、男子16岁组和17岁组的个人全能冠军,同样来自上海。“虽然外教来的时间还很短,但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家对他们的一些新的理念也好、技术也好都很认可。”领队黎亮透露,上海体操队无论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对于外教的接受度都很高:“我们也希望,在本土教练和外籍教练的合作之下,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黎亮表示,目前上海体操队的全运会整体备战任计划正在顺利推进,力争圆满完成任务:“男子青年组方面,我们是要争团体冠军和个人全能冠军,这两个项目上海队都有夺冠实力,但也要看临场发挥。女子方面,队员秦梓玥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秦心怡、王好、陈沭彤等人现在都在最佳比赛年龄,只要我们把全运会备战抓好,她们还是很有希望站上领奖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