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数人对抽粪工作避之不及,一位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姑娘却毅然投身其中,一干就是15年。她叫李萌,是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时传祥所三八女子班班长。
4月28日,李萌站在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荣耀舞台上。是什么让她选择了这份有点儿“遭嫌弃”的抽粪工作,又如何在这岗位上发光发热?4月29日,李萌在国新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李萌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在胡同里长大。她的人生有两个重大转折点,一段军旅生涯锻炼了她不怕吃苦、不怕累的品格,赋予她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之后,她来到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生前所在单位——时传祥所工作。
“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时传祥老前辈的这句话深深印刻在李萌心中。“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成为她工作的动力与事业追求的目标方向。李萌回忆,刚复员来到单位时,每位东城环卫人入职都要去龙潭公园内的时传祥纪念馆参观学习。此前,她对时传祥的印象仅停留在小学课本,知道他是掏粪工人,却并无深入了解。参观后,她才知晓时传祥一生历经挫折,大起大落。但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报恩心态继续工作,将全部心血用于带好25名年轻掏粪工人,因为他认为各行各业都要有接班人,环卫工人也不例外。李萌深受感染,觉得这份工作如同部队里的英雄连、老虎团一般光荣。于是,她毅然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抽粪女工。
如今,环卫工作已迎来机械化、智能化时代,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依旧在老前辈们身上闪耀,深深感染着李萌。起初,她不理解为何做完本职工作,还要为老百姓砌花台、栽花架,去养老院义务服务,夏天到胡同清理无人认领的渣土。但老前辈们沿着时传祥的路,在完成本职后,力所能及地帮助老百姓。时间长了,李萌也积极参与其中。一句“姑娘,你辛苦了”,夏天老百姓送来的水和冰棍,让她感受到温暖,也让她明白这就是工作价值,是劳模精神在老百姓心中最好的诠释与证明。
在环卫所,对李萌影响最大的人是她的班长、全国劳动模范李学玲。李萌刚进班组时,李学玲对她说:“李萌,你知道吗,咱们三八班已经15年没有来过20岁的女孩了。”当时20岁的李萌看到,班里阿姨们年龄都和自己父母相仿,她们质疑李萌能否干得了这又脏又累的活。李萌反问阿姨们何时开始干这份工作,得知阿姨们年轻时就已投身环卫。李萌暗下决心,要证明自己能吃苦、能干好这份工作。
李萌听班长讲过一个故事,当时北京胡同里公厕未改造,土路压塌下水管道形成粪坑,抽车无法进入胡同。班长便带着姐妹们拿着粪桶,一桶一桶将破裂管道里的污水掏出来,再埋入新的管线。这件事让李萌十分震惊,也让她渴望成为像班长这样身体力行、有责任担当的人。
在与老百姓的相处中,李萌热情帮助百姓,而百姓也同样热情回馈他们。2012年,李萌获得“北京榜样”这一荣誉。此后,每当她迷茫困惑,就会回想班长,回想这份第一份荣誉,让自己不忘初心,坚定选择环卫工作时的理想。
李萌的故事,是新时代环卫人传承劳模精神的生动写照。她从部队到环卫所,从对环卫工作的初步接触到深深热爱,在时传祥精神和班长李学玲的影响下,不断成长。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奋斗篇章。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