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魔幻现实般的 “医学奇迹”,背后牵扯出的协和医学院 “4+4” 模式,正引发全网热议,而国家卫健委的介入调查,更让这场风波持续发酵。
一、舆论关注下,权威出手调查
在舆论一天好几条热搜的持续炮轰下,国家卫健委终于亮剑!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已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引发的舆情,迅速成立调查组,将对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相关机构展开认真调查核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必定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肖某、董某的行医资格还能保住吗?这场 “医学风暴” 最终会如何收场?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公众对这起因桃色新闻引发的医学事件的关注,核心诉求只有一个 ——公平。除了卫生部门的调查,公众同样期待教育部门的介入,而焦点,直指协和医学院的 “4+4” 模式!
二、看似先进的 “4+4” 模式,为何水土不服?
“4+4” 模式并非我国原创,在北美已成功运行多年。本科 4 年学习非医学专业,再用 4 年攻读医学专业,这种跨学科培养模式,从理论上讲,确实能为医学界输送知识结构多元的复合型人才,初衷不可谓不好。
可为什么漂洋过海到了中国,就变了味?
先看看美国的 “4+4” 模式。学生除了完成本专业课程,还得修大量医学预科课程,像生物学、化学等基础学科一个都不能少。最关键的是,必须通过美国医学研究生院入学考试(MCAT)。这是由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主办的标准化考试,只有层层筛选出的佼佼者,才有资格踏入医学院大门。
毕业后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没那么容易!1 年实习医师培训、2 - 3 年住院医师培训、3 - 5 年专科医师培训,少则 6 年,长则 9 年,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
三、董小姐的 “医学奇迹”,揭开 “4+4” 乱象冰山一角
再看咱们的协和 “4+4”,问题频出。以董小姐为例,她本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经济学专业,和医学八竿子打不着,却顺利进入协和 “4+4” 项目。她参加过类似 MCAT 这样的正规标准化考试吗?符合本科毕业于世界大学排名前 100 名大学的硬性条件吗?
国家规定临床规培需 3 年,涵盖多科室轮转、大量病例积累和技能训练,董小姐却仅用 1 年就 “光速” 完成,甚至还跳过关键的脊柱外科轮转,直接参与高难度的四级肺癌手术操作。
她的学位证书显示为内科,规培在胸外科,最后却任职于泌尿外科,研究方向和职业路径频繁跳跃,如此混乱的轨迹,用 “奇迹” 形容,倒不如说是荒诞!
更令人不安的是,从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董小姐绝非个例。
招生规则不断放宽,从最初限定在北大、清华、中科大的推免研究生,到如今只要本科就读 QS、Times、U.S.News 任一世界大学排名前 100 名的大学,或 U.S.News 全美排名前 20 名的文理学院即可,连 GPA 等硬性指标都不再要求,招生人数也从 30 人 / 班扩容到 45 人 / 班 。这一系列变化,怎能不让人怀疑,“4+4” 模式是否已沦为某些人走后门的通道?
四、刮骨疗毒,还 “4+4” 一片净土
医学,关乎生命,容不得半点沙子;教育,承载未来,容不下一丝腐败。我们期待教育部门能对协和近几届 “4+4” 模式的招生和培养情况展开系统调查,不局限于个案,而是深挖背后是否存在招生腐败、学术造假,是否真的有 “院士打招呼” 的权钱交易。
只有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刮骨疗毒,才能让 “4+4” 模式回归正轨,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重塑公众对医疗教育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