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
1999年,诗人海子离世10年后,他的学生好友、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
在美国留学期间放弃国籍,嫁给了大她25岁的美国老头。
当时家长们伤心,老师们唉声叹气,甚至还有人在微博上指责田晓菲
为了美国的绿卡,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面对众人的质疑,田晓菲曾经公开表示,她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是因为爱。
不过,在2016年,已经是哈佛大学教授的田晓菲,回国做了一次学术交流会,
网上流传着一张关于她的照片。
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当时只有四十五岁的年纪
却满头白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
田晓菲的早衰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会和一个美国的老人结婚
如今时间有过去了这么多年,她现在过得而怎样?
田晓菲的神童成长史,似乎是命中注定的
田晓菲于一九七一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个有文化背景的人
她的父亲是天津文联的作家,母亲也是一位文学工作者
这一切似乎都为她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田晓菲在三岁那年,由于她爸爸的工作调动,她被送到了天津市的文联。
田晓菲在这看似普通的文联大院中,正式踏上了一条文学之路。
或许是受父母、所处环境的影响,田晓菲在3岁时就开始接触到了文学,
并且在语言上表现出了远超同辈的才能。
而这一切,都是田晓菲默默付出的功劳。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玩耍,
尽情地享受着儿时的快乐时,田晓菲一个人坐在一棵大树下,默默地读书。
所谓兴趣即为良师,田晓菲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本地闯出了不小的名头,
这也是她对文学的热爱和天赋。
4岁的田晓菲写了她的第一首诗,她的爸爸很开心,
在她的家人聚会上,她把她的诗拿给她的亲人和朋友看。
甚至还有人提议,让田晓菲的父亲将这首诗发表在报纸上。
老爸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将这首诗送到了报社,却没想到《天津日报》会发表这首诗。
就这样,田晓菲慢慢的进入了众人的视线,被称为“小神童”。
老一辈的文人墨客,都非常看好她,觉得她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
其中就有柳溪这样的大名鼎鼎的作家关注了这个小神童,柳溪很喜欢她,
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由于田晓菲在诗词方面的才华,北大学校迅速注意到了她,
再加上"神童崇拜"的盛行,北大为了树立"神童"的形象,破例录取了13岁的田晓菲。
面对周围人的嫉妒目光,田晓菲却是气定神闲,继续写诗,在各个科目上,都是出类拔萃。
田晓菲大学毕业后,就选择了国外留学,于一九九八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
获得了比较文学博士学位,而田晓菲,也不过27岁,堪称哈佛最年轻的博士生。
然而,田晓菲的斯蒂芬·欧文,却将自己的感情,倾泻在了她的身上,
而斯蒂芬,则是田晓菲的老师,哈佛大学的校长。
1999年新年,美国纽约州的一场浪漫婚礼上,2
8岁的田晓菲和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结婚。
结婚之后,田晓菲的职业生涯,也是水涨船高。1999年,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担任中国古典
文学的助理教授.2000年五月,东亚文学院哈佛大学的东亚学院教授。
在哈佛大学担任助教,于二零零五年七月。田晓菲今年35岁,
在2006年九月正式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教授。
他们因汉语和汉诗而结成夫妇,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并肩而行,
出版了许多相关的学术论文。夫妻两人平常聊天的时候,英语比较多
不过宇文所安讲英语的时候,总是会掺杂着不少汉语,弄得田晓菲有些啼笑皆非。
田晓菲和宇文所安,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在平时的交流中,
很难分辨出这是在谈论学问,还是在谈论人生。
因为诗词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两个人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分歧,但是却很少会争吵。
田晓菲在2005年被哈佛大学提拔为副教授,而普林斯顿也对田晓菲伸出了橄榄枝,
说如果田晓菲肯来,可以给她一个终身副教授的头衔,还有一笔不菲的薪水。
但田晓菲却坚决的回绝了。
哈佛大学的领导知道后,于2006年破例提拔田晓菲为大学的教授,
就是担心她会被别的大学给抢走。那一年的田晓菲,才35岁。
虽然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他们的婚姻,但是他们结婚之后却是幸福的,
他们没有因为年纪的差距而吵架,反而互相体谅,互相扶持,互相关心,
成为了一对让人羡慕的情侣。
而且,他们时常会拿起毛笔,对着李白、杜甫等人就是一种日常,对于他们来说,
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对于诗歌和远方,他们更是充满了憧憬。
2022年,已达知天命年纪的田晓菲,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个活泼可爱的女孩,
岁月在她的脸上也留下了这些年远在异国他乡的痕迹。
不过,田晓菲还是很开心的,老公欧文虽然年近八十,头发花白,
但他却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曾经在学术上为她指明了方向,为她带来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