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4 日凌晨,以色列 30 架战机跑了 2000 公里,对也门荷台达港来了个 “震慑性打击”。与此同时,美军也没闲着,对 Ras Issa 港轰炸了 3 次。这事儿看着突然,其实就是巴以冲突外溢的结果。
从 2024 年 10 月新一轮巴以冲突开始,也门的胡塞武装就打着 “声援巴勒斯坦” 的旗号,对以色列发动了 27 次导弹袭击。5 月 4 日那次,直接在本・古里安机场附近炸出个 25 米深的弹坑,这可把以色列的经济命脉给威胁到了。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马上就说要 “7 倍还击”,美国也借着这机会,加大了对伊朗代理人的打击力度。
胡塞武装在也门那也是有一定势力的,控制着也门三分之一的领土,还有红海的关键港口。他们发布的 “红海封锁令”,让曼德海峡的航运量下降了 42%。他们通过袭击以色列商船,想把沙特等海湾国家拉进战争,这样就能削弱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了。
美国在这场冲突里,打得是 “离岸平衡” 的算盘。一方面,他们想遏制伊朗扩张。胡塞武装被美国看成是 “伊朗代理人”,觉得他们的反舰导弹和无人机技术是伊朗给的。所以美国就空袭,想切断伊朗在也门的影响力,还对伊朗 “极限施压”,给核谈判加点筹码。另一方面,红海航道太重要了,全球 12% 的贸易运输都得经过这儿。美国弄了个 “繁荣卫士” 护航联盟,拉了 12 个国家参与。可胡塞武装一直袭击,航运成本都飙升 256% 了。美军这次行动,就是想让盟友看到自己 “保护盟友” 的决心,巩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以色列现在也陷入了 “安全困境”。胡塞武装的 “巴勒斯坦 - 2” 型高超音速导弹,都突破以色列的 “铁穹” 系统了,特拉维夫等核心城市都受到威胁。以军这次空袭,既是报复,也是想精准打击胡塞武装的 “导弹工厂” 和 “无人机生产设施”。而且以色列一直把伊朗当成 “终极威胁”,打击胡塞武装,也能间接削弱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在这次空袭里,以军把荷台达炼油厂和电站给摧毁了,切断了胡塞武装的能源补给,这也是在给伊朗传递 “多线作战” 的警告。
随着冲突升级,红海航运和全球供应链可遭了殃。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300 多艘集装箱船都得绕道非洲好望角,航程一下增加 7000 公里,运输成本涨了 30%。全球 12% 的贸易都受阻了,欧洲能源价格涨了 15%,粮食危机也更严重了。虽说美军派了 “杜鲁门” 号航母打击群,可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还是对红海舰队有威胁。4 月 28 日,胡塞武装还宣称击落了美军 F - 18 战机,逼得航母编队往北撤,这也让美国的 “军事威慑” 有点不管用了。
苏伊士运河绕行,欧洲能源和食品价格都涨了,德国工业电价都突破 0.3 欧元 / 千瓦时了,法国小麦价格创了三年新高。联合国贸发会议都警告了,全球供应链危机可能让 2025 年经济增速下降 0.5%。企业现在都忙着布局 “中国 - 东南亚 - 非洲” 新航线,中欧班列货运量同比增长 40%,但短期内还是弥补不了红海的缺口。美国芯片、汽车等行业都面临零部件短缺,特斯拉柏林工厂都因为物流延误减产 10% 了。
胡塞武装采取的是 “非对称反击” 策略。在导弹与无人机方面,他们有 6 种反舰弹道导弹和 6 种巡航导弹,虽说命中率不到 30%,但用 “蜂群战术”,还是有可能把红海航道给瘫痪了。5 月 3 日,胡塞武装用 “巴勒斯坦 - 2” 导弹,精准命中了特拉维夫南部军事目标,这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在网络战与情报渗透方面,胡塞武装还会利用社交媒体散布假航运信息,干扰商船导航系统。4 月 29 日,一艘希腊货轮就因为误判航线触礁了,损失了 1.2 亿美元,这也显示出他们 “混合战争” 的潜力。
从大国博弈角度看,美国现在有点 “战略收缩困境”。特朗普政府那会儿想搞 “代理人战争”,减少美军伤亡,可胡塞武装一直抵抗,美军只能扩大空袭范围。3 月 15 日以来,美军对也门发动了超 1000 次空袭,可还是没能挡住胡塞武装反击,这 “以战促和” 算是失败了。伊朗呢,通过 “间接参战”,借助伊拉克民兵组织和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发动火箭弹袭击,还向胡塞武装提供卫星导航技术。5 月 2 日,伊朗革命卫队在波斯湾搞军演,模拟打击美军航母,对美国形成了 “东西夹击” 的态势。
面对这么紧张的局势,得赶紧找破局的办法。在停火谈判方面,联合国特使格伦德伯格提出了 “分阶段停火” 方案,包括开放荷台达港人道通道、组建过渡政府等,可胡塞武装没同意。沙特应该重启和胡塞武装的秘密谈判,推动 “海合会倡议” 落实。同时,中美俄得建立 “红海安全对话”,推动胡塞武装和以色列 “直接接触”。中国已经给也门提供了 2000 万美元人道援助,还呼吁各方通过 “双暂停” 缓解冲突。在经济制裁方面,美国应该把制裁重点从伊朗转到胡塞武装高层,冻结他们海外资产,同时别制裁也门的人道物资。欧盟可以联合阿拉伯国家,设立 “红海航运保险基金”,降低企业风险。另外,加快在红海沿岸国家投资可再生能源,像沙特 “NEOM 未来城” 的光伏项目,减少对传统航道的依赖。中国 “一带一路” 也可以参与也门港口重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对于关注这局势的朋友,我这儿有几个实用技巧。可以通过 “MarineTraffic” 等平台,实时追踪红海商船动态,避开高风险区域。企业最好提前 3 - 6 个月储备关键零部件,免得供应链中断。投资者得密切关注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动向,还有中东局势对能源价格的影响。
也门这战火,可不只是美以和胡塞武装之间的事儿,背后是大国地缘博弈。红海航道瘫痪、全球供应链震荡、人道主义危机加深,这都在提醒世界:战争没有赢家,对话与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国际社会得抓住停火 “窗口期”,积极推动建立包容性政治解决方案,让也门早日摆脱 “火药桶” 命运,重回和平发展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