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一的“虚假繁荣”,到处人山人海消费却降低了,为何不愿花了?
创始人
2025-05-06 19:00:54
0

2025年“五一”小长假落幕,官方给出的数据颇为亮眼:全国出游的人高达3亿多,比去年增长了6.5%,旅游收入达到1802.7亿元,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

然而,表面的繁荣的背后反而藏着消费的降级,虽然总体花费看起来增加了不少,但是人均旅游花费比起之前反而下降了,虽然人动起来了,但“钱”并没有随之流动起来。

是大家没钱了?还是不愿意花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人山人海背后的“冷清”

每到节假日,热门景点的“人从众”场面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今年“五一”更是这样,几乎所有城市的火车站,景点都挤满了人,从杭州西湖西安古城从成都宽窄巷子到重庆解放碑,全国景区再次陷入“人海”模式

社交媒体上“排队三小时,打卡三分钟”的段子屡见不鲜,但看似火爆的出行潮,却并没有带动旅游收入的同步增长

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25年“五一”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14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旅游总收入为1802.7亿元,也实现了同比8%的增长,但如果拆分来看,人均消费仅为574.1元,比2024年下滑了大约5%。

这就意味着,虽然出门的人更多了,但大家“掏腰包”的次数和额度却更少了,为什么会这样?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旅游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往游客的旅游支出可以较为均衡地分配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

但是但如今高昂的“刚性”开支严重压缩了“弹性”消费空间,首先是交通,五一期间火车票和飞机票价格居高不下,很多热门线路早早售罄,旅客不得不“候补抢票”,即便抢到票,价格也比平日高出不少,一张从北京到成都的高铁票,节日期间价格逼近千元

住宿也是水涨船高,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平均酒店价格比平日上涨了50%以上,在热门城市如苏州泉州青岛长沙等地,一些连锁酒店价格突破千元,部分高端民宿更是翻了三倍,有网友吐槽:五一住不起酒店,睡网吧,快餐店,成了省钱新方法。

这些成本一旦高企,游客就只能在吃饭,购物,娱乐上压缩支出,原本可以坐下来慢慢享用的地方美食,现在变成了便利店三明治或街边小吃,纪念品摊位上也鲜少人问津,还有很多人反馈,节假日旅游变得越来越像“被收割”。

时间花了,精力透支了,钱包却不愿再轻易打开,久而久之,消费信心被削弱,即使出游热情仍在,花钱的热情却显得冷静许多

年轻人爱上“穷游”和“特种兵旅游”

如果你刷过社交平台,就一定见过“特种兵式旅游”这一热词,所谓“特种兵旅游”,是指年轻人以极低的成本,极高的效率在短时间内打卡尽可能多的景点,他们通常清晨出发,深夜归来,背着行囊徒步穿梭于景区,饭随便吃,住宿能省就省。

甚至有人一天只睡三小时,三天跑五个城市,这种旅游方式看似热血澎湃,实则背后是非常“抠门”的方式,这种旅游方式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当前年轻人面临着收入增长缓慢,房价高,工作压力大的现实,导致他们手里能支配的钱非常少。

即便有假期,也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为了“说走就走”,他们只能用尽一切办法降低出行成本,“特种兵式旅游”受社交媒体文化推动显著,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年轻人喜欢用“精致穷”“预算极低”营造一种潮流感

用看似“拼命”的旅游方式获得点赞与共鸣,打卡网红地标和拍照发圈,这种快节奏但是低消费的旅行方式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却未必真正带来了深度放松和文化体验,这种“省钱式出游”对旅游市场本身影响深远

年轻人作为旅游消费的重要潜力群体,却因收入压力和消费观念转变,正逐渐从“大手笔”消费变为“低开支”参与,旅游从享受生活变成了记录生活,更像是打卡任务而非度假放松。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方式就没有意义。

对一部分人而言,这种旅行方式更贴合自己的节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但是如果这一趋势持续扩大,肯定会对中高端旅游产业链造成压力,民宿,餐饮,文旅消费等行业若不能适应这种节奏,将面临增长乏力的风险。

不是没钱,是不敢花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储蓄数据在增长,而消费却始终提不上来?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居民储蓄总额突破134万亿元,单季度新增存款9.9万亿元。这意味着,大家手里不是没钱,而是把钱存进了银行。

当前就业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年轻人,大学毕业即失业早已不是个别现象,2025年数据显示,16至24岁年龄段的失业率依旧高居10%以上,在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更加谨慎消费,不敢贸然负债或超前支出。

与此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中老年人更倾向于“物有所值”的消费方式,而年轻人则越来越看重精神体验与性价比,奢侈品销售不再火爆,房车等大头的消费意愿下降很明显,茶文化,露营,地方节庆等小众但精致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国家虽然推出多项促消费政策,如发放旅游券,打折优惠,免门票活动等,但效果还是很有限,因为消费不仅仅是能力问题,更是信心问题,当大家都在担心“下个月会不会裁员”、“明年房贷还得起吗”,自然不敢轻易挥霍

从这个角度看,提升居民收入只是解题的一半,恢复消费信心才是关键,营造一个更稳定,更可预期的经济环境才是有效的,只有让百姓“敢赚也敢花”,经济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真正形成

信息来源:

相关内容

原创 ...
5月6日,电视剧《刑警的日子》在央八播出第3集和第4集。我在其首播...
2025-05-06 20:00:50
原创 ...
2025年“五一”小长假落幕,官方给出的数据颇为亮眼:全国出游的人...
2025-05-06 19:00:54
四川“五一”文旅市场“人财...
记者5月6日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五一”假期四川省共接待游客...
2025-05-06 17:21:21
领先品牌认证:为何它成为男...
男士衬衣通常是指穿在内外上衣之间或者单独穿用的上衣。它既可以作为内...
2025-05-06 17:00:30
2025年中国内地五一档电...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 (记者 高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北京时间...
2025-05-06 09:31:22
上海“五一”楼市销售火热 ...
新华社上海5月5日电(记者郑钧天)记者在“五一”假期走访上海新房市...
2025-05-06 09:22:13

热门资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 原标题: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泰国政府军,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
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 导读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能拿多少钱呢?我们这一个月是208块。农村大多是买这种农保吧,刚...
邢台农商银行存款利率表:一年期... 导读邢台农商银行现在的利率表:一年期2.25二年期2.85三年期3.45。农商银行原来的利息比这高好...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怎么查询养老保险账户余额的利息... 导读养老账户一年利息就有8000.9000,快看看你的账户余额利息有多少吧!好多网友都不知道怎么查询...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成都银行50万存三年利息多少钱... 导读大额存单50万存3年,利息45000元30万存3年,利息27000元50万存一年,利息9500元...
三万存2年定存利息有多少? 导读昨天测试了一下,和我预想差不多,要补交个人所得税13598元,合计要交85000多元个税,比很多...
如何科学管理体重?与您分享成人... 原标题:如何科学管理体重?与您分享成人肥胖食养指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