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通讯员 张泽君 吴超
“从拿地开工到即将入驻,洪山区干部一直贴身服务,主动为我们跑审批,才能让项目顺利落地,真是太省心了!”5月7日,武汉市洪山区北港工业园新建的6栋工业大厦陆续竣工,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链主企业,下月即将入驻。
北港工业园地处武汉中心城区,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用地接近饱和,新增工业用地稀缺且成本高昂,这让北港工业园的发展曾一度陷入停滞。
怎么办?向天空要资源,“工业上楼”!
洪山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胡波说,他们主动学习一线城市经验,将传统单层厂房向高层楼宇迁移,探索城市产业集约化、高端化发展路径。
洪山区在武汉市首个“吃螃蟹”,以北港工业园内天辉产业园进行“工业上楼”试点,拆除原低矮厂房,建设20余层的高楼垂直厂房,实现研发、生产、销售“一楼通达”。改造后的天辉产业园产业空间新增6万平方米,容积率从1.0提升至3.76。
楼建好了,产业如何定位?怎样才能招来企业?一系列的问号萦绕在胡波的心头。
“我们马不停蹄到深圳、苏州等地取经,并询问区内企业的需求,逐步探索出‘一楼一主导产业模式’,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引入上下游企业入驻,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集群。”胡波说。
天辉产业园以医药龙头企业医佳宝为链主,通过其上下游合作线索,陆续招引湖北通用医药、科赛斯等多家医药类企业,补齐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
目前,天辉产业园已有92家企业入驻,其中生物医药类企业占比达47%,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
2024年,该园区工业产值超9亿元,纳税额超3000万元,产值和纳税额均实现翻番。
“我们还积极争取市里行政审批改革政策,如今‘工业上楼’项目审批权由市里下放至区里,我们有了更多主动权,这才一口气新建了6栋工业大厦,分别定位清洁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应急安全和电力电气等产业。”胡波说。
今年以来,北港工业园建立起项目包保服务制度,管委会干部从重点项目包保推进、重点企业引进跟踪都明确到专人,常态化走访,并协调行政审批、税务、经科等部门组团服务,保障新建楼宇的招商。
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洪山区还建立“管委会+公司”运营方式,导入洪山科投集团基金资源,通过资本投资牵引为产业链发展注入汩汩活水。
“园区全部扩容、新建改造后,将释放34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届时园区产值还会继续翻番。”看着北港一天天上涨的企业数和工业产值,胡波深感欣慰,“干事创业就是要解放思想、敢拼敢干敢首创,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才能激发增长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