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3月,一位身穿藏青色外套的男子跪倒在沙地上,他不停地磕头,声音哽咽,带着哭腔呼喊着:“我只求一滴水,为什么这么难?谁来救救我的万亩林?”他的哭诉声撕心裂肺,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眼前这个贫困潦倒、面容憔悴的男人,年轻时曾有过无人可及的辉煌。
孙国友,四川本地人,天生是个农民,他的皮肤粗糙,眼神淳朴。在他记忆中,童年就是无边麦田的景象,他就像那片麦田中的一粒种子,在广袤的田野里扎根生长。孙国友的家境贫寒,每天他和家人都要在田间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汗水浸透了衣衫,然而家庭的贫困却始终没有得到改善。
小时候,孙国友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家里的拮据甚至让他们时常无法吃上一顿饱饭。更不幸的是,父亲在他少年时因病去世,这个沉重的打击让孙国友心灵受创,失去了生活中的依靠,从此他陷入了困境,四处奔波、无处可依。
失去了父亲的他,变得更加孤独无助。尽管家中贫穷,父亲依旧是他坚强的后盾,然而父亲去世后,他只得在陌生的土地上,带着饥饿和无奈四处讨生活。流浪到宁夏吴忠市时,孙国友已经从一个稚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青年,乞讨并非长久之计,他决定定居下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孙国友继承了父亲擅长理发的手艺,这项技能不仅成了他未来生计的一条路,也让他从困境中找到了出口。凭借这门手艺,他在吴忠市开了一家理发店。开业初期,店里生意冷清,门前几乎没有顾客,孙国友只能默默忍受艰难时光。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理发店渐渐有了起色,顾客越来越多,店铺开始走向正轨。
在经营理发店的日子里,孙国友遇到了自己的妻子,两人迅速成婚,第二年便迎来了他们的女儿。稳定的收入和幸福的家庭,让孙国友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尽管这只是普通人家的日子,但孙国友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寻找更广阔的机遇。
经过深思熟虑,孙国友决定跨入商业领域,他敏锐的眼光使他抓住了时机。在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涉足公路桥梁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包工头,领导着数百人的队伍。凭借着组织能力,他成功地带领团队修建了几百座交通要道上的桥梁。
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孙国友将目光投向了更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并迅速发展起了房地产建设。这段时间,孙国友的事业步步高升,财富积累迅速。他不再是那个贫困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购买了豪车,住上了新房,甚至成为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2003年,孙国友成功跻身千万富翁的行列,拥有了足够的财富。他的面庞逐渐红润,身材也开始发福,衣着更加考究,巅峰时期的成就足以让他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尽管如此,孙国友并不甘于现状,他依然认为人生的价值不止于物质的享受,他有更大的目标要去实现。
孙国友在财富积累后,并未忘记年轻时的艰辛,他知道,仍有无数人在困苦中挣扎。吴忠市位于荒漠边缘,黄沙弥漫,干旱与风沙是这里居民的常态。他的妻子就出生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深有体会。这里的黄沙让人无法在户外交谈,任何努力都容易被狂风吹散。这样的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孙国友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改变这片荒漠,让沙漠中的大地重新焕发生机。虽然这个目标看似遥不可及,但他相信,只要有水源,就能让沙漠变绿。幸运的是,在一次修路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沙地中隐藏的水源。这一发现为他点燃了希望,经过检测,这里的水质清澈,完全可以用于灌溉。
带着激动的心情,孙国友立刻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决心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片贫瘠的土地。为了治沙,他投入了大量资金,甚至动用了自己的个人积蓄,承包了1.8万亩荒地,开始了植树造林的艰巨工作。
为了亲自监督树苗的成长,孙国友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带着全家迁居到荒漠。尽管如此,种植树苗的工作并不顺利,黄沙、暴风雨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让树苗的生长遭遇了严峻挑战。特别是一次沙尘暴,几乎摧毁了他辛苦栽种的所有树苗。
面对失败,孙国友并没有放弃。他决定重新种植第二批树苗,并采取了更加严密的防护措施,雇佣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防止沙尘暴再次摧毁植被。经过艰苦的努力,树苗终于开始生长,渐渐地,荒漠中的绿意开始复苏。
2019年,孙国友的治沙行动受到了央视的关注,他被誉为“新时代的沙漠愚公”,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感动了无数人。然而,就在他看到一丝希望的时候,煤矿厂的建设却给他带来了巨大打击。
十多年前,煤矿厂的建成破坏了当地的水源,并占据了他1000多亩的林地。煤矿厂的污水排放污染了他赖以生存的水源,导致数十万棵树苗的存活危在旦夕。孙国友为此与煤矿厂的负责人进行了多次谈判,但煤矿厂方面态度冷漠,毫不理会孙国友的要求。为此,孙国友将煤矿厂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和签订供水协议,尽管法院判决煤矿厂承担责任,但水源依然未能恢复,树苗仍面临存活危机。
在多次与煤矿厂的斗争中,孙国友耗尽了心力,但他始终坚持不懈。为了拯救树苗,他采取了最原始的灌溉方式,徒步运水,依靠自己的双手为树苗输送生命的水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国友的绿洲计划终于逐渐取得了成功。
这项治沙事业不仅仅是孙国友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几代人共同的梦想。受父亲精神影响,孙国友的女儿孙悦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林场继承父业,继续这项未完成的事业。
然而,在与煤矿厂斗争的漫长岁月里,孙国友的精神和体力已几近崩溃。煤矿厂的傲慢和无所作为让他感到深深的失望,他再也无法忍受这无情的现实。当他再次跪倒在沙漠中,哭喊着绝望的声音传遍了四方,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引发舆论风波。网友们纷纷声讨煤矿厂的行为,最终,在政府和舆论的压力下,煤矿厂领导主动寻求与孙国友和解,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比表面复杂。一些声音开始质疑孙国友的动机,指责他为了个人利益,利用这场斗争为自己的名利和金钱铺路,甚至有言论指出他的一些树苗种植并不适合沙漠环境,可能会进一步消耗水资源。当地居民也表示,孙国友的绿洲并没有外界宣传的那么广阔,许多树木仅仅存在于他自己的居住区内。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关于孙国友注册公司、土地纠纷等问题的曝光,事情的真相仍然扑朔迷离。
对于这些争议和疑问,或许只有时间才能揭示出最终的答案。大家对孙国友的种树事业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完-
作者|蚕豆
编辑|阿琰、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