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说:
哪怕是同一个班级的孩子,学习效率大有不同!
有的孩子学1小时等于别人学3小时!
为什么起点相同,孩子间的差距这么大?
通过课堂表现,就能找到一二原因。
有的同学课堂紧跟老师思路,除了记笔记、眼睛跟随老师外,还积极思考。
有的同学一直低头看课本、又不做笔记,或者盯着黑板一个地方超过1分钟,明显神游天外。
妈妈:“你上课认真听讲啊!别溜号。”
孩子:“我也想啊,但是脑袋总是忍不住想别的。”
说到底,这都是“主动专注力”差的原因。
主动专注力强的孩子,能快速沉浸学习,效率自然高;
而专注力差的孩子,极易被外界干扰,学习进度缓慢。
什么是主动专注力?
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人自主调节注意力的能力。
主动专注力强的孩子,上课时会认真听课,写作业时能专心完成作业,看书时会沉浸在书的世界,做事效率更高。
它可以帮助孩子进入心流状态、维持深度专注时长,让孩子学习事半功倍。
如何提升孩子的主动专注力呢?
我们用的方法是阅读!
就用孩子一口气读了6本的《我的同桌是怪兽》这套故事举例子吧!
首先,书不是凭感觉选的。
孩子喜欢《山海经》,尤其对里面的神兽感兴趣。特别喜欢九尾狐,之前还读过相关的儿童文学故事《山海经世界》。
当孩子听说《我的同桌是怪兽》中的怪兽出自山海经,那期待的小眼神,真是让我不忍心拒绝。
其次,孩子阅读之前要吊足胃口。
别怪我坏坏的哈~ 我家这个爱阅读的孩子,是被我套路出来的。
咋套路?——就是在书收到之前,先给孩子透点口风,让她有期待感。
当然,这套书的吸引力,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收到书的那天,刚好是周日,孩子写完作业一口气看了六本。
要知道,我家六年级的姐姐对故事还是很“挑剔的”,要是读了没意思,不论我费多少口舌,她也是不会看的。我家有一套崭新的外国文学故事,在书架上吃灰1年多了~
最后,要有足够的互动。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初期,互动是我发起的。
妈妈:“你喜欢哪个角色啊?”
妈妈:“这个角色是什么样的人物/动物?”
妈妈:“他的哪些事情/行为比较吸引你?”
孩子独立阅读后,互动往往是孩子发起的。
孩子:“妈妈,你看这句话说得特别好!”
孩子:“妈妈,你看这句话说得多有意思!”
孩子:“妈妈,你看这个神兽特别厉害!”
妈妈当然也要回应孩子的互动。
妈妈:“哪句话?这句话表达……。”
有时候不太能捕捉到孩子分享的点,会让孩子给我讲讲故事内容,间接锻炼孩子的表达力。
遇到有意思的内容,和孩子一起笑。
遇到好的句子,和孩子一起改写,给写作文打基础、积累素材。
比如:
中秋佳节,满城彩灯。
按照北方人的习俗,人们要在家吃月饼、吃团圆饭。
遇到主人公难以抉择的情节,也会问问孩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比如:
喜欢得“第一名”的安格遇到神兽白泽。
我问:“你会为了名次,用自己的时间和白泽换知识吗?”
孩子:“不会!你看到后面就知道,安格后悔了。我当然也不会。”
我继续问:“不用学习就能掌握知识,只需要付出‘学习知识需要的’时间,你为什么不换?”
孩子想想,她反应过来,其实学习没有什么捷径。貌似自己不费力获得了知识,但也让人掉进‘获得名次’的虚荣中。
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成为‘为了名次’而盲目学习的人。不会真的思考‘我是否真的需要’。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就是泛读,我觉得就是‘读个乐呵’。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是精读,分析作者的想法、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故事逻辑……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是读后的思考,让书中内容促进自己成长。这种成长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写作、可能是思想的升华,还可能是提升个人认知……
不论在阅读的哪个层次,都将化为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
也正是因为热爱,孩子才会坐得住、看得认真,让被动专注力化为主动专注力。
《我的同桌是怪兽》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旗下童书品牌'100层童书馆'精心打造,该品牌始终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优质读物拓展儿童的认知边界。
书中把山海经神兽融入进小学校园中,给故事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以生动的小学校园和课堂为故事背景,内容轻松有趣,适合小学生自主阅读,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好习惯。
通过小学生和神兽的互动,传递给孩子生活的道理。以故事形式展示,孩子更容易接受。
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家长绝对喜欢,而且还不会引起孩子排斥。
故事后用文言文的方式介绍神兽。
十几、20个字,重点描绘了神兽的特点,短小精悍。大孩子用心想一想就能理解其意;小孩子在家长的解释下,也能明白。
给文言文学习打基础。
这套书共8本,每本书包含6个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含着一个道理在里面。每读一本,孩子都会获得一个启发!
最后A妈想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家长就是那支‘可以在书上书写的笔’。认真书写,书就工整好看。乱涂乱画,书就呈现杂乱无章。
育儿如学习,没有捷径,需要我们用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