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或许许多人还没有察觉到,全球的局势已悄然变得异常严峻。6月1日,乌克兰的行动仿佛一记响亮的耳光,“咣咣”几声过后,大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基地几乎被炸成废墟。从最新的卫星影像来看,至少有8架图-95战略轰炸机无法继续使用。对于像大俄罗斯这样拥有庞大军事力量的国家来说,这一损失或许能够忍受,毕竟他们手里还有更多的轰炸机。然而,问题在于,这次被摧毁的基地,正是其战略轰炸机的核心基地!甚至有传闻称,连大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指挥中心——这个隐藏着核潜艇的“龙潭虎穴”,都被渗透进去了。这意味着,乌克兰的这一系列大胆行动几乎将俄罗斯的战略防线撕开了一个口子。
“战略威慑”简而言之,就是让对手相信你具备足够的实力,才能发挥威慑作用。如果对方不再相信,或者发现你所谓的“金钟罩铁布衫”其实是纸糊的,那么危机就会随时降临。试想,连像乌克兰这样一个装备并不强大、组织松散的国家,都能够在大俄罗斯的腹地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如果换成装备更为精良、思维更为灵活的对手,那局势可能会更加难以收拾。
如果回顾二战,英国曾成功轰炸了德国的重水工厂,直接导致纳粹德国未能在战争结束前制造出原子弹。而今天的美国B-2、B-21隐形轰炸机,其突防能力远远超过乌克兰的无人机。这一切并非危言耸听,因为世界的底层规则本质上还是“黑暗森林法则”。当别人能够轻松地击败你,并且这样做对他有利时,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如果有人发现机会并决定冒险,局势便会迅速失控。
尤其是如今,像特朗普这样的极端领导人往往容易挑起事端,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的可能性也因此加大。核战争可不是回合制游戏,哪怕你我互射一枚导弹的设想也是轻而易举地触发灾难。战略导弹的发射程序和打击目标早已被预设,一旦按下按钮,一切将如洪水猛兽般迅速展开。到时候,无论你我有过何种恩怨,最先接收到的将是几颗导弹,其他的事都等到事后再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全人类一同退回到原始时代。
正是在这种关键时刻,6月2日,央视突然公开了“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详细参数。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刻披露这一信息?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就在两天前,美国防长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论坛上,发表了一番措辞激烈的讲话,言辞中满是威胁,仿佛能穿越太平洋直达中国。
央视公开的“东风-5”参数令人震惊:全长32.6米,弹体直径超过3.3米,起飞重量超过180吨,最大射程达12000公里,精度在500米以内。即使与美军现役的“民兵-3”相比,这款“老兵”依旧不逊色,甚至在某些关键指标上具备优势。比如说核弹头的威力,“东风-5”及其改进型“东风-5B/C”可携带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而“民兵-3”最大携带量为30万吨。再看弹头数量,“民兵-3”最多只能搭载3枚分导核弹头,而“东风-5”在现代化改造后最多能搭载10枚分导核弹头,这样的饱和打击能力根本不在同一层级。射程方面,“民兵-3”最大射程为1万公里,而“东风-5”轻松突破12000公里,改进型甚至可以突破13000公里,几乎能覆盖全球的主要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是,“民兵-3”升级为“LGM-30G”后已经停滞多年,而我们持续推动“东风-5”的改进,东风-5A、东风-5B、东风-5C先后问世,一直保持与现代化战争需求的同步。
当然,除了“东风-5”,我们还有更为强大的武器。今年9月展示的东风-31AG,以及更先进的东风-41,都成为我国陆基核反击力量的重要支柱。以东风-41为例,它的射程高达13000公里,采用了车载机动发射方式,真正实现了“打了就跑”。如果你想通过卫星定位它的发射位置,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相比之下,美军的“民兵-3”依然采用老旧的固定发射井模式,战时极易成为靶子。即便是俄罗斯的“亚尔斯”导弹,都能轻松摧毁“民兵-3”。
我们不禁要问,曾经技术领先的美国,为什么如今的洲际导弹却不如我们这些“后来者”?答案非常简单,我们的成长就是“弯道超车”,而且得益于国家整体导弹技术体系的协同作用。例如,全球首款服役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其独特的滑翔弹头技术对“东风-5B”的改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美国在冷战结束后过于自信,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海空军的建设,导致洲际导弹研发的步伐大幅放缓。
因此,这次“东风-5”参数的公开,不仅仅是一次武器展示,更是我国装备自信的体现,也是对当前复杂国际局势的有力回应。你想摸我的底?我把底牌亮给你看!你想给我划红线?我让你知道我的红线在哪里!你想铤而走险?我让你掂量掂量后果!这不仅仅是为了战争的准备,更是为了防止战争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