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本周,美国阿拉斯加埃伊尔森空军基地正在进行“红旗-阿拉斯加”多国联合演习。“红旗”演习于1975年第一次举办,是美国空军最重要的联合战斗训练行动之一,它模拟高威胁环境,为参与部队提供反映全面空战的现实场景。这次年度训练将持续到6月27日。
但在这次演习刚开场的时候,就出现了坠机事故。一架韩国KF-16战斗机在起飞时坠毁,2名飞行员弹射逃生。
图片:在起飞状态下坠毁的KF-16战斗机。
经调查,这次事件并不涉及机械故障,而是由于韩国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的。
“三架KF-16战斗机错误地进入了滑行道而不是跑道。”韩国空军官员说,“美国空军的塔台在看到第一架飞机从滑行道起飞后,指示第二架飞机取消起飞,但由于距离不足导致事故发生,飞行员紧急弹出。”
韩国空军暂时停飞了所有涉及的KF-16战斗机,并派遣20人的团队前往阿拉斯加进行现场调查和紧急维修。这次,韩国共派遣了11架战机和约100名人员参加“红旗-阿拉斯加”演习,包括6架KF-16战斗机和一架KC-330加油/运输机。
图片:韩国KF-16在接受空中加油机加油。
韩国KF-16事件调查还没有盖棺定论,印度这边就又发生了更大规模的坠机事件。
6月12日,印度航空发表声明称,该公司一架计划从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前往伦敦的客机,当日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坠毁,航班号为AI171,机型为波音787-8“梦想客机”(注册号VT-ANB),机龄11.5年。
这是波音787系列自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的首次致命空难。客机于当地时间13:38起飞后约1分钟坠毁,最终撞击到了机场附近的梅加尼居民区及一所医学院宿舍,引发爆炸和大火。机上242人全部遇难,包括230名乘客(含2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地面造成至少5名医学生死亡及多人受伤。
图片:印度航空公司的波音787客机坠毁。
印度空难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有航空方面的网友称,可能是发动机故障,也可能是起飞前飞行员忘记放下襟翼。
一般客机如果不放襟翼起飞的话,飞行员在油门推到位后会有警告,如果不放襟翼顶着警告起飞,绝对是盲目蛮干。从公布的视频中看感觉飞机起飞没劲,机组在使劲带姿态,最后还是失速坠毁。由于目视发动机没有烟火,因此无法得知动力系统是否有问题。
除了事故原因外,很多人关心客机的逃生问题。
如果是在万米高空客机故障导致全机遇难,可能还能够接受,但这次仅仅起飞不到一分钟,客机离地不久,此时坠毁撞击居民区和学校导致爆炸,乘客全体遇难,似乎就有点亏了。
那客机为什么不能像KF-16战斗机那样配备弹射座椅呢?
图片: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的F-16战斗机出故障,飞行员在低空弹射逃生。
弹射座椅是一个复杂的航空救生系统。
如果在客机上安装弹射座椅,就需要乘客全身与座椅完全束缚在一块儿,根本不能轻易动弹,而且乘客还必须从头到脚都配备防护装备,包括防撞头盔、氧气面罩、阻燃材料制成的飞行服等。
另外,安装弹射座椅需要在飞机上开一个大口子,如果是每个乘客位置都开口,那么这架飞机的机体结构就几乎没什么强度可言了。这样不但会造成飞行安全问题,而且对于商业运营的航空公司来说成本极大增加,那样的飞机票价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此外,有人还提出了客舱整体弹射的方式。
这种想法曾经在军用飞机上尝试过。比如,美国F-111“土豚”战斗轰炸机就将双人座舱做成了整体弹射座舱,还有一些老式的战略轰炸机也有整体式弹射座舱。但这些弹射系统无不是价格昂贵、机构复杂,可靠性非常差,救生效能低下,最后被军用飞机所舍弃。一个连军用飞机都不要的座舱弹射技术,怎么可能用在民用客机上更大更重的座舱上呢?
图片:F-111战斗轰炸机的整体逃生座舱。
那么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给乘客配发降落伞呢?
用降落伞在平稳飞行的客机上跳伞逃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却毫无价值。
因为,现代客机空难中,超过90%的事故都出现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就如印度航空这起空难,高度通常非常低,留给飞行员和乘客的时间以秒计算。就算是老早站在打开的舱门边上跳,留给人的反应时间也非常短,不是专业的跳伞运动员或者资深爱好者,跳下去通常是凶多吉少。
因为,跳伞是一种复杂的技能,不是游戏上那样捡起装备就自动获得技能。必须强调的是,现在普遍采用下单翼吊挂发动机布局的客机,从前门跳伞就是自寻死路,因为会被吸进发动机或撞上机翼。从中间或者后面的应急门跳,也被卷进发动机喷流中,结果九死一生。
所以,想让一架客机动辄100多人安全离机是不可能的。在飞机发生故障的时候,机上的乘客保持相对良好的秩序,飞机重心得以平稳不变,那么飞行员仍然能尽力掌控飞机,乘客在安全带的保护下做好防冲击准备,就有可能幸存下来。
当然,如果你遇到的是印度航空公司蛮干的飞行员,那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图片:从客机上跳伞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