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决定向美国提供“爱国者”导弹,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感谢之余,还不忘强调一句“同盟毫不动摇”。
这种上级对下级的认可度,完全就是出自于上级的迫切需求。
换言之,日本的“反销”,缓解了美国军武库存见底的燃眉之急。
最不乐意看到的国家,自然就是俄罗斯了。
好不容易等到美国陷入顾头不顾尾的窘境,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俄罗斯哪里还能坐得住?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即就发表了意见,若是日制“爱国者”导弹抵达乌克兰,将会严重影响到两国关系。
然而,这样的威慑,在我看来,并没有很大的用处。
根据就在于“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欧盟一个举动,就很好地阐述了西方国家的脑回路。
前段时间,欧盟冒出一个援乌计划,价值高达500亿欧元,泽连斯基还没来得及咧嘴,就被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一票否决了。
但是,耐不住欧盟实在想花钱,为了援乌计划顺利进行,这两天搞出了一个“B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欧盟委员会在资本市场借贷200亿欧元,成员国做担保,给乌克兰提供一个融资机会。
这个方案的绝妙之处,就是不需要全体成员国的同意,也就是说,这个“B计划”,是专门为了绕过欧尔班而制定。
关键词就出来了,就是一个“绕”字。
美国急缺的弹药,是对外拱火的弹药,而日本的供应量,可以发挥一个“替代”作用。对外支援,用美制,对内的部署,换成日制,名义上,还是美国在支持乌克兰,亦或是以色列,只是中间多了一个和美国打配合战的日本。
俄罗斯真要追究,恐怕一两句话,是没法形成威慑力的。不过,但凡要动手,就得拿出有效的手段,否则,只会助长美日的“交易气焰”。
今天可以是导弹,明天就可以是其他军武装备,别忘了,美国对日本已经松绑了,一旦尝到甜头,这种“返销”行为的规模,只会一发不可收拾。
尽管俄罗斯前线占有优势,可是在欧盟和美国的支援下,俄罗斯的损失,可就无法估量了,更何况,泽连斯基那一头还打算再征50万士兵。
一来二去之下,俄罗斯的游刃有余,恐怕又要变成“吃力”的状态了。
所以说,普京还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毕竟,西方世界虽然支援费劲,但在乌克兰不能输的太难看这一点,确实达成了坚定的共识。
从两个角度来看:
其一,美国。
乌克兰的价值,一开始是一边拖垮俄罗斯,一边消耗欧洲,但是打到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后,就渐渐变成了拖住俄罗斯的注意力。
普京也不是省油的灯,乌克兰给不了压力,那不得给美国找找压力吗?插手中东,就是一个选择。
所以,美国说什么也要让乌克兰继续扛下去。
其二,欧洲。
乌克兰的结局,已经定了,但是对于欧洲来说,“俄罗斯威胁”还在,怎么在败局下争取最大的“安全”,那就是“支援”。
以“支援”,为不久后的和谈,留有更大的谈判空间。
否则,美国和欧盟也不会绕这么大的弯子,给乌克兰撑脸面。
只能说,西方世界这次又教给我们一个“国际知识”——规则的精髓,在于一个“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