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和特朗普彻底决裂。特朗普威胁要让马斯克“回南非关门大吉”,马斯克则批评共和党是肥猪党,要组建美国党,双方在社交平台上火药味十足,几乎要掀翻整个共和党。这场纷争背后,不只是两个人的私人恩怨,更是一场关于权力、金钱、补贴、以及美国未来政治方向的正面碰撞。
6月29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特朗普大力推动的新版“大漂亮法案”。这项预算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是取消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时享有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这意味着,马斯克的特斯拉以及清洁能源相关产业将面临直接的市场冲击。
马斯克对这一法案的态度非常明确——炮轰、反对、怒怼。他不仅批评预算案为“债务陷阱”“政治自杀”,还喊话成立“新政党”来反制共和党保守派。很快,特朗普就以极为强硬的态度回应:你要闹,就让你失去一切。“如果没有政府补贴,马斯克就只能回南非关门大吉。”——这句话,几乎是把马斯克商业帝国的根基直接掀了个底朝天。
而马斯克也不是吃素的。他在社交平台X上公开喊话:“全部削减,就现在!”并直接点名羞辱共和党内投票支持该法案的议员,说他们是“匹诺曹”,还放出匹诺曹被烧毁的照片,配文“这是你们的下场”。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不久前的2024年总统竞选阶段,马斯克可是特朗普的“头号金主”。他不仅组建了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AmericaPAC,为特朗普筹得超过2.6亿美元,还曾一度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的负责人,负责削减联邦开支,整顿政府部门。
当时的马斯克,几乎是共和党内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之一。他代表的是一种“科技资本派”,支持小政府、低税负、自由市场,与特朗普“砍预算、反大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
但好景不长,这段政治蜜月期只维持了短短几个月。原因很简单——利益矛盾爆发了。特朗普想借削减补贴来实现“去绿色化”,捍卫传统能源和汽车产业;而马斯克靠的恰恰是电动车补贴、清洁能源项目、与政府合同起家的商业帝国。
这注定了,两人的目标终究背道而驰。当“大漂亮法案”砍掉电动车补贴那一刻,两人关系也就彻底断了。面对特朗普的公开施压,马斯克没有选择沉默。他没有在幕后斡旋、私下沟通,而是选择公开撕破脸,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政治反攻”。
他不仅痛骂“大漂亮法案”是“债务奴役”,还称现有的共和党体制已被“猪党”控制。甚至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政党,来“拯救美国”,还扬言将发起一场“保守派清洗”。
特别是他那句“匹诺曹都会印在初选海报上”,毫不掩饰地警告那些在选举时说一套、投票时做一套的政客:你们将为此付出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并不是孤军奋战。他得到了保守派内部一些财政鹰派的支持。比如参议员兰德·保罗、迈克·李都明确表示,预算案将新增5万亿美元债务,“比拜登时代花得还猛”,严重偏离了共和党的财政保守路线。可以说,马斯克的怒火,不仅是出于商业利益的受损,更是源于对“理想保守主义”被出卖的愤怒。
当然,特朗普也不会坐视不管。他清楚地知道,马斯克不仅仅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拥有庞大粉丝基础和政治筹款能力的“超级变量”。所以他选择动用政府权力工具——DOGE部门,来发起真正的“反制行动”。
特朗普暗示将对特斯拉、SpaceX、星链等公司进行联邦合同审查。如果合同真被取消或者暂停,那马斯克旗下企业的资金链就有可能被打断。要知道,这些企业高度依赖政府项目和采购订单,从SpaceX运送卫星,到星链为战区提供通信网络,再到特斯拉享受的环保政策红利,都是实打实的“政策红利”。
与此同时,特斯拉股价也用市场反应给出了反馈:两天内蒸发超过1500亿美元市值,投资者人心惶惶,市场信心大受打击。分析人士指出,一旦政府大规模审查开始,马斯克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将面临严重挑战。
很多人把这场“特朗普对马斯克”的对决看成是个人恩怨的升级,但事实远比表面复杂。这其实是一场关于“共和党路线”的重大博弈。一方面,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传统民族主义保守派”,主张强化制造业、反对新能源强推、倾向于保护传统就业和主权经济;另一方面,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科技资本派”,推崇自由市场、创新优先、数字化驱动,对环保政策与高科技扶持持积极态度。
这两种路线在经济复苏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正在共和党内部展开激烈拉锯。而这场公开撕裂,恰恰暴露了共和党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到底该继续“特朗普化”,还是尝试吸纳科技精英进入传统政治版图?
如果马斯克真的另起炉灶,成立所谓“美国党”,那将不仅是分裂共和党的力量版图,甚至可能打乱2026年中期选举的全盘布局,特别是在那些依赖科技企业捐款的摇摆州。
从政治合作到公开互怼,马斯克和特朗普这对“黄金搭档”的彻底反目,其实远不止表面上那几条推文那么简单。这背后隐藏的是政治路线、经济政策、利益集团、选民结构的深层次碰撞。
特朗普试图借力打压马斯克,来稳住传统保守派根基;而马斯克则借“背叛者”身份,反客为主,企图重新构建保守派新联盟。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权力争夺战,更是一场打着“理念”旗号的政治重组。一个是掌握社交平台、发射火箭、主导新能源的科技天王;一个是控制国会议题、主导保守派选票、手握庞大基层力量的政治强人。他们都不是容易被打败的人,也不会轻易认输。
这场战争最终谁输谁赢,还未见分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共和党内部已被撕开一道口子,而美国的政治格局,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