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这次在白宫的表现,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从脱下军装换上西装到对特朗普连说八个“谢谢”,他的态度简直是小心翼翼,尽力让自己显得格外谦逊与低调。可以看出,过去半年的经历显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似乎刻意要弥补某些尴尬的历史时刻。泽连斯基的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修复与特朗普的关系,更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他“知错能改”的形象。
特朗普见状,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急忙给泽连斯基台阶下,接连夸奖他一番。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气氛似乎变得和缓了许多。不过,与这些欧洲大佬的互动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在欧洲的政客们到达白宫后,特朗普虽然表面上恭维一番,但细细品味,他话语中的含义却充满了讽刺与玩笑。在正式的三方会谈开始前,特朗普竟然让这些欧洲领导人先在一旁等候,而自己则与泽连斯基单独进行了谈判,随后才召集其他欧洲政客参与会议。
会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为这些欧洲领导人到访大肆宣扬,表示这是美国的荣幸;而会后,他又表示会议气氛十分和谐。然而,实际的会议中,特朗普却并没有给这些欧洲政客好脸色。在与欧洲政客的会谈中,特朗普打断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发言,转而强调美欧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直言不讳地提出双方在经济上的差距。这本来是关于乌克兰危机的磋商,却被特朗普巧妙地引向了美欧的经济议题。
冯德莱恩此前曾为了美国的关税问题,不惜亲自到英国与特朗普“服软”,并作出了许多让步,才促成了美欧之间的贸易协议。然而,特朗普却毫不留情地在此时提起这个话题,显然是故意让冯德莱恩感到尴尬。此外,更令人不解的是,特朗普在会谈期间竟然将欧洲领导人从会议室转移到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而他自己则独自与普京通话了40分钟。也就是说,欧洲的大佬们在会议室里等了快一个小时,而没有得到任何解释或回应。
更为讽刺的是,当特朗普结束与普京的通话并回到椭圆办公室继续会议时,冯德莱恩和荷兰首相吕特竟然已经离开了会议现场。面对这种情况,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前媒体环节的高调言论显得特别尴尬。他曾大言不惭地表示,三方会谈是十分必要的,并提出“可能需要一次有欧洲参与的四方会谈”,还强调“当我们谈论安全保障时,讨论的是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显然,马克龙希望能借此机会为法国争取更大的发言权,但他的话语似乎在特朗普面前毫无分量,反而让人觉得他在表演。
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内容随后也得到了确认。据俄罗斯方面的消息,特朗普与普京讨论了两个主要议题:首先,俄方支持俄乌双方的直接谈判;其次,普京对美俄乌三方会谈并没有特别的兴趣,未作明确表态。这样的一次通话,显然让欧洲的领导人看清了美方的态度——他们不过是被美国利用的一枚棋子。而这次的会谈,更让人意识到,尽管欧洲想要抓住美俄之间的合作机会,但它们并未在这场国际博弈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从整体上看,不管谁坐上美国总统的位置,美方始终秉持着“利益至上”的原则。点燃战火,再来灭火,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深深的算计与利益谋取。过去,美国通过制裁俄罗斯,向欧洲高价出售能源,达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如今,特朗普与普京的会面看似是为了和平,实则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如果特朗普能从俄乌冲突中获得利益,他会毫不犹豫地加快推进;如果利益不明显,他就会将乌克兰这个“烂摊子”甩给欧洲。
在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三年的今天,欧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未能从中获益,反而在外交和经济上遭遇了双重打击。欧洲本以为这次会谈是他们进入谈判桌的机会,结果到场才发现,他们不过是成为了特朗普的“垫脚石”。特朗普轮番羞辱欧洲政客,也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为什么中国始终不直接介入俄乌冲突。
在中方8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态称:“我们始终认为,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我们也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事实上,中国早就表态过,对于俄乌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并不认为有简单的解决办法。而欧洲,尽管拼命想要介入俄乌的谈判,但始终未能真正坐上谈判桌,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自身实力的不足。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近年来在能源、科技、经贸和外交等多个领域不断稳步推进。例如,中国在进口俄罗斯石油方面持续扩大合作,上海还将举办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科技与经济领域的合作也与巴西等国逐渐加深。此外,外交方面,王毅外长近期访问了印度,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行动,实则交织成了中国日益完善的全球合作网络。当西方政客还在谈论空洞的表演时,中国早已在用实际行动谋划全球战略。
反观欧洲,近年来经济下滑、工业空心化、难民问题严重、内部纷争不断。此时,欧洲却拿什么去与美俄竞争呢?人数多不等于力量强,欧洲在特朗普面前显得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此次欧洲首脑集体访问白宫,虽然试图重建与美国的关系,却未能收获任何实质性成果,反而沦为特朗普“个人秀”的陪衬。未来,欧洲想要与特朗普平等对话,恐怕难度更大了。
总的来说,欧洲这次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不仅没有获利,反而被“削弱”了。美国继续从中获益,欧洲则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吃了不少亏。欧洲,或许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一下,是否该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继续充当陪衬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