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美团举办了骑手算法协商共治开发日,宣布将从2025年年底开始,全面取消众包骑手的超时罚款,这也是自2024年12月份在广西试点 “安准卡” 替代超时罚款以来又一个修改骑手超时罚款平台规则的大动作。为何美团选择先从众包骑手开始推行这一变革?
数量庞大的众包骑手队伍
美团官方数据显示,在2023年,有过接单收入的骑手数量就已达745万。而按照骑手的出勤率划分,高频骑手(接单天数超过260天)占比11%,低频骑手(接单天数在30-260天之间)占比41%,业余骑手(接单天数少于30天)占比48%。低频骑手和业余骑手通常可视为众包骑手,他们的合计占比高达89%。这一群体中包含大量利用业余时间兼职的人员,如上班族、学生等,他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接单,以赚取额外收入。
这种灵活性睿然吸引了很多想要兼职的人参与进来,但也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由于缺乏系统培训,众包骑手可能对取送餐路线不熟悉,导致配送时间增加,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难以保证送餐效率,一个订单超时,便面临着后续多个订单超时的风险,叠加庞大的众包骑手数量,超时罚款制度对他们收入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对“超时免罚”的探索
2025年2月份,美团开始在广西部分城市首次上线“超时免罚”试点。在试点区域全面取消超时扣款,将众包骑手的“超时扣款”改为积分制度,根据美团官方数据显示,入职30天内的新骑手,超时率是入职1年以上老骑手的近5倍。新骑手更容易因为对配送环境不熟悉、派送订单技能不熟练,导致订单配送超时。在试点区域,超时不会对骑手的收入产生影响。若核实超时为骑手责任,可能会被扣分。后续骑手可通过准时送达来获得积分。
时间倒推到2022年,美团已经开始了对“取消超时扣款”的探索。3月份,在绍兴、太原、昆明等15个城市尝试了“服务星级”激励机制,对专送骑手超时等情况的处理从扣款改为扣分,根据全月累计积分来评定骑手的服务质量,并且给予对应的奖励。当时的结果显示,近80%的骑手对新服务评价规则表示满意,并认为配送体验有改善。2022下半年,这一机制进一步扩展到全国主要城市的专送骑手,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加减分规则。
众包骑手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典型代表,其权益保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通过先从众包骑手开始全面取消超时罚款,美团可以提升整个配送体系的稳定性和吸引力。而从从商业战略角度看,这或许也是一种从边缘到核心的改革路径,先在相对灵活、管理难度大的众包群体中实践,成功后再推广至整个骑手群体,降低了“一刀切”的风险。而对于用户来说,外卖配送的及时性直接影响他们的用餐体验;对于商家而言,配送超时可能导致差评,影响店铺评分和后续订单量。众包骑手的配送情况的改善也直接关系到这些利益的平衡。
同时,在超时罚款制度下,骑手为避免罚款而超速、闯红灯等违规行为频发,带来了诸多交通安全隐患。美团此举也有助于改善骑手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平台的社会形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