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9月3日,中国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个盛大的仪式备受世界瞩目,但是很多人疑惑的是为什么是9月3日这一天,而不是日本投降的8月15日,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时间回到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本关东军,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10日,日本政府通过瑞士、瑞典,向中美英苏转交接受美英中三国对日共同宣言,也就是“波茨坦宣言”。15日,日本宣布正式投降,日本的广播电台第一次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播出他们天皇念的《终战诏书》。但这个“终战诏书”完全不像投降书,虽然接受战争结束,但却将侵略战争表述为"时运之所趋"而非主动侵略,使用"终战"而非"投降"等字眼,回避战败事实。甚至诏书中还在使用侮辱性词汇指称中国,且未提及对亚洲受害国的任何歉意,还把自己宣扬成“亚洲的英雄”。关键的是,他们还篡改侵华战争时间线,将开始时间改成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抹去1931年就开始侵华的事实,抹去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罄竹难书的战争罪行。
这完全就不是一份投降书,而且当时日军仍然还在中国境内负隅顽抗,中国军民依然还在抗战。不要以为美国投了两颗原子弹,日本立马就老实投降了。最终决定因素是中国抗战了14年,付出巨大的牺牲,以及英勇的斗争,把日军地面部队打到崩溃。所以在9月2日,日本才正式投降,战争真正结束了,那为什么选在9月3日?因为当时美国人选择在美国军舰上举行受降仪式,想把日本投降和美国绑定一起,强调西方在太平洋战争的主导权,以后提到日本投降,很多人会想到是美国人主持的。再加上当时消息滞后,9月3日符合民族记忆;其次与美国解绑,明确中国功绩;最后,掌握历史叙事的话语权。
当时的苏联也一样,战争期间苏联死亡2700万人,伤亡5980万人,差点灭国了。1945年苏联攻入德国柏林的时候,德国纳粹怕被清算,跑到美英联军那主动受降,在5月7日由艾森豪威尔主持仪式。斯大林知道后怒不可遏,认为这是英美对苏联的"政治矮化",苏联才是击败纳粹德国的核心力量,宣布让德国再投降一次,本来德军还不想,但苏联直接发起猛烈攻势,才让德国再5月8日再投降了一次。这次由苏联的朱可夫元帅主持。在苏联占领区举行,确保苏联通过影像记录掌握历史解释权。斯大林借此向世界证明:柏林是苏军攻克,投降程序必须由苏联主导。这件事也反映了美苏意识形态对抗的早期形态,中国这边也一样,意识形态对抗其实早就开始了。意识形态这块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历史这个东西,你不去强调,对方就要篡改。
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开始泛滥,纳粹主义和种族优越主义思潮卷土重来。可怕的是,二战的转折点,硬是被欧美宣传成了诺曼底登陆,但却很少人提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在正面战场的牵制,才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重要的基础。中苏付出的巨大牺牲,却被西方淡化,他们从二战结束后一直都在积极抢占胜利果实,通过各种影视作品、媒体强化自己的贡献。美国完全把中国在二战时的历史功绩撇开不说,甚至为德国、日本等战败国军事扩张给予支持。跟二战时一模一样,当时德国、日本军备、钢铁谁支持的?战争快结束了到处偷桃子,甚至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战犯层层庇护,美国在二战的罪孽远超贡献,竟然有脸对中俄指指点点。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俄罗斯、越南、白俄罗斯等国多次举行反法西斯阅兵仪式,共同推动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我们国家组织阅兵,不仅是一次大规模实战化调度和演练,也是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以正视听,更是震慑某些还想卷土重来的纳粹主义、军国主义浪潮。二战虽然结束了,但是激烈舆论战和意识形态斗争一直都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