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达人为何越养越虚?中医推荐“黄金标准”教你避坑
创始人
2025-09-24 07:20:45
0

近日,某档明星远行真人秀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一位艺人在节目中保温杯不离手,即便在六月的非洲也身着秋衣,还担心劲歌热舞“消耗心血”,诸多片段令不少观众直呼“仿佛看到了办公室里的养生达人”。

然而,如此细致的养生方式,却似乎并未换来理想的健康状态,反而引发大众对其“无效养生”的质疑。养生还分有效和无效?

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保健意识的提升,“养生达人”随处可见。他们热衷于各种养生之道,有人一天一杯网红“祛湿茶”,将保健品当饭吃,也有人执着于三伏天晒背。可现实却很骨感,有的人越养越“虚”,莫非养生无效?

对此,养生可不背锅,实则是方法用错。所谓无效养生,往往披着“传统”“网红”“科学”等外衣,本质却是违背身体节律、忽视个体差异的行为。那到底什么才是有效养生?

养生也有“黄金标准”

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是中医学的文化特色之一,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保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行为。这也体现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开篇就提出了养生的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可谓是有效养生的“黄金标准”。

法于阴阳

法于阴阳就是让人体内在与自然的阴阳变化之道相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包括我们与自然环境要和谐,与社会环境要和睦,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要和乐,生活节奏要动静结合,自身的精神情绪和身体也要调和。

只有注重了整体调和,顺应了自然规律,保持情志和悦,方能气血平和,百病不生。

和于术数

和于术数就是指正确使用各种养生方法,无外乎“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饮食:注意饮食调养是养生抗衰的主要途径,方法就是饮食定时定量,食不可过饱,亦不可忍饥。食物种类与调和要合理,多吃五谷杂粮,少进肥甘油腻之品。

食物与药物一样,都具有“四气五味”的特性。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能,寒凉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食物的味不仅具有口味感觉,也具备一定药物性质的特点,如食物中有辛味的葱、姜就具有发散表证寒邪的作用;甘味的红枣、山药具有健脾、和胃、养中的作用;酸味的乌梅、木瓜具有收敛生津、养筋的作用;苦味的苦瓜、茶叶具有清热、凉血、降火的作用;咸味的甲鱼具有软坚、化痰、散结的作用。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通过合理饮食,便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起居:《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入睡时间为23点15分,仅39.1%的成年人在23点前入睡,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

对于现代人来说,熬夜似乎已成常态,而不同于因压力、焦虑造成的被动失眠,越来越多人选择主动失眠。

《庄子》中提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其实,人身体中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的活动,人没有阳气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活力。

阳气在身体里的运行随着太阳的升落而变化,白天阳气在体表,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到了晚上,阳气收敛,人体也应该休息,不应再扰动阳气,如果违反了阳气的运动规律,身体的正气就会逐渐虚弱,容易遭受邪气的侵扰而引发各种疾病。

除了要符合一日的作息,还要顺应四季的规律,那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违背了这样的规律,也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在春夏要养护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到秋冬要养护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

眼下天气转凉,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避免着凉以诱发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入秋后燥令当时,天气逐渐干燥,不妨吃些滋润的食品,如银耳、百合、蜂蜜、核桃、芝麻、梨、荸荠、芦根等,既清热又润燥。

入秋后要特别注意情绪调适,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遇到伤感之事应主动排解,起居上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气凉爽后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

最重要的是,记住不妄作劳,就是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保持身心健康。

辨清体质,顺应自然规律

当然,具体针对个人的养生方法最终还是要在体质辨识的基础上进行。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标准》发布,将体质总结归纳为平和体质和八种亚健康体质,包括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具体来说——

气虚体质易感疲乏、气短、出汗,建议食宜益气健脾,起居勿过劳,运动宜柔缓,情绪应乐观。

阳虚体质易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建议食要温阳忌寒凉,起居要保暖,运动要避风寒。

阴虚体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喜冷饮,建议食宜滋润,起居忌熬夜,运动勿太过。

痰湿体质油脂较多,多汗且黏,饮食宜清淡,环境忌潮湿,运动宜渐进。

湿热体质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建议饮食忌滋腻,环境避湿热,运动可大量。

血瘀体质面色晦暗,色素沉着,建议食宜行气活血,起居勿安逸,运动促血行。

气郁体质忧郁脆弱,敏感多疑,食宜疏肝理气,起居宜动不宜静,宜参加群体运动。

特禀质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食宜益气固表,起居避免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

现代生活毕竟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然而辨清体质,顺应自然规律,仍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正确看待养生,拥有一双辨别“无效养生”的眼睛,便能树立良好的心态,找到自己的健康节拍。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相关内容

杭州地铁内,女乘客突然崩溃...
本文为原创稿件 记者:康乐 转载请注明:杭州交通918 网友小安在...
2025-10-31 04:01:54
中年人为何会“未老先衰”?...
2025年10月29日,“上海健康播报”第十期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
2025-10-29 20:01:29
金价跌破3900美元,未来...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左雨晴) 在10月27日失守400...
2025-10-29 11:01:34
原创 ...
中国U17女足为何0:3巴西?答案很明显了,很多人还没发现!网友热...
2025-10-29 10:00:34
安倍晋三遇刺案枪手认罪,供...
10月28日下午,日本奈良地方法院对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案进行首次公...
2025-10-29 08:00:48
闪评 | 面对最强飓风 A...
当地时间10月27日,美国国家飓风研究中心表示,飓风“梅丽莎”已升...
2025-10-29 03:01:51

热门资讯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耳聋耳背知识分享-----耳朵... 耳朵听力下降恢复方法首先要找出听力下降的病因,其次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耳朵听力下降,如何恢复听...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如何有效应对低血压问题,提升生... 血压低,这个问题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血压低就像是个小毛病,不用太在意。但实际上,低血...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如何引导培养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如何引导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控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它关乎孩子的学业表现...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宝宝不吸奶瓶的问题如何解决 原标题:宝宝不吸奶瓶的问题如何解决 宝宝出生后不久,有些妈妈因为要上班而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