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10月11日,刚经历联邦政府停摆的美国,又抛出一颗“贸易炸弹”——特朗普公开威胁: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直接比当前的最高税率翻了近一倍。
这消息一落地,美股苹果产业链开盘就跳水,立讯精密等果链企业股价直线下挫;美国商超里,来自中国的家电、电子配件已经开始被悄悄调价。
可最让人纳闷的是,5 月中、美刚在日内瓦谈妥取消91%的加征关税,才过5个月就翻脸?这波关税威胁,真的只是为了“赚差价”吗?
01、中美从“缓和”到“翻脸”,5个月发生了什么?
要看懂这波威胁,得先捋清2025年中美经贸的“过山车”剧情。
这不是突然开火,而是早有铺垫的博弈升级,如下:
简单说,就是特朗普二进宫后,先拿关税“试水”施压,中间因谈判暂时收手,如今借着政府停摆的乱局,直接把“关税大棒”举到了最高点。
02、特朗普真正不是“要钱”,是“ 三重算计”?
其实,特朗普这次关键不是要关税,背后暗藏三重算计!
首先,这是特朗普的政治算计:用“外部”掩盖“内部烂摊子”!
现在的美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节骨眼上:10月3日开始的政府停摆已经持续10天,国土安全部、财政部都开始裁员,联邦雇员联合会直接起诉白宫“非法解雇”。
其实,特朗普心里门儿清,这种时候最容易转移矛盾。
当年他第一次当总统就靠“对华强硬”拉选票,现在故技 重施——把国内的预算僵局、裁员争议,都甩锅给“中国贸易不公平”。
这就像家里没钱了不琢磨挣钱,反而怪邻居卖东西太便宜,这套路虽然老,但对他的基本盘很管用。
其次,这背后暗藏特朗普的经济算计:想靠“关税税单”填“减税窟窿”!
特朗普上台后干了件大事:延续2017年的减税政策,可这相当于给政府财政“开了个大洞”。
他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向进口商品“要钱”。
他一直崇拜百年前的总统麦金莱,觉得对方靠关税打造了“美国黄金时代”。
现在他想复制这套: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表面是“对等”,实际是想让中国企业和美国消费者买单,填补减税留下的国库缺口。
可耶鲁大学早算过账,加10%关税就会让美国GDP降0.5%,真加到100%,无异于“自残”。
第三、这还有特朗普的战略算计:用关税卡脖子,按住中国产业升级!
这才是特朗普最核心的目的。
美国对中国加税的商品,几乎全是“中国制造2025”里的重点领域——半导体、AI设备、高端机械。
比如半导体行业,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晶圆制造设备就有45亿美元,一旦加征100%关税,成本直接翻倍。
所以啊,特朗普要的不是那点关税钱,是想让中国高端制造“卡壳”。
就像跑步时故意绊对方一脚,不让你追上。之前他威胁赶走巴拿马的中国企业、打压“绕开美元”的国家,都是这套逻辑:从贸易、科技、金融全链条遏制中国。
03、特朗普关税威胁影响有多大?
关税这东西从来不是“单边武器”,而是“双刃剑”,中美企业和普通人都得受冲击:
首先,对中国来说,可能短期阵痛,但长期倒逼自主!
一方面,可能电子行业面临冲击,消费电子首当其冲。
苹果产业链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原本靠着关税豁免喘了口气,要是100%关税落地,出口成本暴涨,订单可能被转移到东南亚。
另一方面,也倒逼产业升级!
但压力也是动力。就像长飞光纤发现美国企业靠改税则号绕开反倾销,直接发起反规避调查,反而堵上了漏洞。
现在国产模拟芯片已经借着美企涨价的机会抢占市场,关税越狠,自主可控的脚步越快。
其次,对美国来说,消费者买单,企业喊疼!
一方面,这可能会让美国物价飞涨!
美国超市里的中国产小家电、玩具,价格可能直接翻倍。之前加征34%关税时,美国CPI就涨了0.3%,这次100%关税,最后还是老百姓掏腰包。
另一方,美国企业承压!
对此,美国重型卡车企业戴勒姆,83%的卡车产自墨西哥,加征25%关税后成本飙升,更别说对华100%关税了。美系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在降,再打贸易战,只会丢更多市场。
最后,对全球而言,供应链乱了,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全球供应链就像一张网,中国是最大的“节点”之一。
美国商会早就反对加税,因为他们的会员企业,从农场主到科技公司,都依赖中国的零部件和市场。
一旦关税落地,全球货物运输、原材料采购都会乱套,这对还没完全复苏的全球经济,简直是“致命一击”。
所以啊,特朗普对中国的这波100%关税威胁,本质是用贸易当幌子,搞政治甩锅、经济补窟窿、战略遏制。可历史早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关税就像麻药,能暂时掩盖问题,却治不好美国的内忧外患。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波关税最后会落地吗?咱们身边的电子、家电行业会不会受影响?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