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了三国,缔造了太康盛世的西晋,为什么在建立仅仅51年后就迅速走向灭亡?它是如何灭亡的,又是被谁灭掉的?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等人经过数十年的拼搏,依然难分高低。眼看曹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接近收复东吴和蜀汉的局面,司马家族却突然跳出来“抢功劳”,这就有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名句。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称帝,经过15年的努力,征服了鲜卑,彻底解决了鲜卑的威胁。之后,晋朝又灭了孙皓的东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宣告结束。在他统治的前二三十年,司马炎确实是一位有作为的好皇帝。他关注农业生产,改革田赋制度,致力于恢复百姓的生活,成功创造了太康盛世。更为难得的是,司马炎宽容大度,对于那些直言进谏、甚至责骂他的大臣,极少治罪。很多当时蜀汉和东吴的朝臣,也被司马炎重新任命,例如诸葛亮的孙子诸葛瑾,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即使是曹家的宗室,也能在朝廷中找到职务。
但是,为什么一位如此贤明的皇帝,西晋最终却只存在了51年?其实,即使是51年也算长的了,因为从291年司马炎的儿子继位的第二年起,“八王之乱”爆发,经过长达26年的动荡,西晋已经名存实亡。
造成西晋灭亡的原因,首先是司马炎未能坚持最初的优良作风。统治后期,司马炎变得奢侈无度,身边的官员们也纷纷效仿,争权夺利,敛财成风。当时,有一个叫石崇的刺史,居然靠抢劫和伤人发财,而他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继续做刺史。这足以说明西晋的官场已经腐败不堪。
此外,司马炎也沉迷于美色,这不仅创造了古代皇帝的“后宫纪录”,还因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司马炎的后宫有多奢华呢?尽管古代皇帝的后宫常有三千佳丽的说法,但这大多是夸张,实际上即使有几十位妃子,已经是极为奢侈的事了。然而,司马炎不同,他的后宫人数一度超过一万人。如何产生这么多妃子呢?他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举行选美,要求所有在职公务员的未婚女儿都要先参加选拔,选美期间不允许结婚。最终,司马炎的后宫人数突破了5000,三国统一后,他还收集了东吴宫中的所有美女,导致他有了超过一万的妃子,创下了古代帝王后宫人数的新纪录。面对如此庞大的后宫,司马炎甚至常常不知道该宠幸谁,便乘坐羊车在后宫游走,停在哪个门前就宠幸哪个,因此流传下了“羊车望幸”这个成语。司马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羊车拉的皇帝,这样的荒淫不堪,西晋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司马炎的继任者实在太糟糕。西晋的第二任皇帝是晋惠帝司马衷,他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呢?最近大家可能听过一个成语叫“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正是出自这个傻子皇帝。当时西晋发生了大饥荒,百姓都快吃不上树皮了,司马衷却提出“没有粮食,不用怕,可以喝肉粥”,这显然是极其荒唐的言论,足见其荒谬无知。
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长相平平,却为人狠毒,一直把持朝政,傻子皇帝被她完全控制。其实,司马炎之所以将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他看到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的聪明才智,认为他有继承祖父司马懿的潜质。然而,司马炎未曾料到,正是因为这句话,聪明的司马遹最终被贾南风毒死,这为西晋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贾南风也成为了“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那么,什么是“八王之乱”呢?贾南风在杀害太子司马遹后,局势急剧恶化。首先是楚王司马玮的登场,当时朝廷的重臣杨骏是贾南风权力的障碍,于是贾南风联合司马玮杀死了杨骏。接下来,汝南王司马亮登场,他是司马懿的第三个儿子,身份尊贵。贾南风自然不愿放权,便联合司马玮再度杀死了司马亮。此后,司马玮为权力努力,结果被贾南风处死。接着,赵王司马伦登场,他与贾南风合作推翻了她的权力,并篡位自立为帝。
之后,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先后参与了这一权力斗争。最终,长沙王司马乂也加入其中,成功杀死了司马冏,掌握了朝政。然而,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凭借实力击败了司马乂,成为最后的胜者,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司马懿与儿子司马昭、司马师聪明睿智,而司马衷却成了一个傻子。由此,后人传流下一句话:“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倘若十分都用尽,后辈儿孙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