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985高校官宣:考研复试,取消笔试
创始人
2025-11-15 02:22:44
0

近日,东北大学发布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其中明确,复试方式主要包括专业笔试、综合面试、实践操作(专业机试、专业展示)等,各学院(部)结合学科专业实际,选用一种或多种复试方式。

此前,在学校1月发布的《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中,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4个学院的复试形式,由2024年的专业笔试测试+综合面试,改为只进行综合面试,不考专业笔试。

一届之后,形势陡变。2026年复试,除已调整的4个学院外,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教学部(全校共19个招生单位)的全部专业均宣布取消笔试。在剩下的3个学院里,也仅只有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城乡规划学3个专业还保留复试笔试。至此,东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已近乎全面进入“无笔试时代”。

这3个未取消笔试的专业,也把“重头戏”押给了面试:文法学院的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综合面试权重均从2025年的45%来到50%;江河建筑学院的城乡规划学更是从54%抬升至60%——笔试虽暂未退场,但复试话语权已明显向面试倾斜

侧重知识性考核的笔试逐渐退场,意味着导师组把“打分权”让渡给更能捕捉科研潜质与专业素养的面试与实操环节。一纸试卷定终局的时代,正在加速翻篇。

复试笔试,正在“退场”

东北大学的这一改革并非孤例。今年多所高校发布的考研复试方案中,均有多个学院的专业不再进行笔试考核。

南昌大学在10月10日发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新变化》中就指出,临床医学(1051)与口腔医学(1052)专业学位硕士的复试将取消笔试,改为“临床综合技能考核”;体育(0452)专业学位硕士同样取消笔试,转而进行“运动技能测试”。

兰州大学最新《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也显示,多个学院的专业已不再设置复试笔试科目。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2025年,该学院还要求报考者在复试环节参加“理论物理基础”等科目的笔试,而2026年则删除了这部分考核内容,所有专业的复试笔试科目均显示为“无”。

此外,北京大学在今年发布的最新硕士招生简章中,面试被明确界定为复试中的“必要环节”。这或意味着,北京大学以往仅通过笔试考核的特定专业,如法学院的法律专硕(非法学/法学)等,很有可能将在2026年复试中引入面试考核。

没笔试,复试变简单了?

为了构建更为科学的研究生选拔机制,针对复试这一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深化,“强化复试”已成为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方向。

2006年,教育部首次印发了复试工作专项文件——《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复试成绩应占总成绩的30%–50%,提升了复试在招生录取中的权重。复试内容也趋于全面,不仅关注考生的专业素质,还涵盖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考察。考核形式根据学科特点更加多样化,如笔试、面试、实验等。同时,文件对复试关键环节作出规范,如规定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小组成员通常不少于5人,进一步强化了程序规范与公平性。

2020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在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方面,《意见》要求,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

在强化复试的大趋势下,面试正逐渐成为改革的焦点。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一项表述变化尤为值得关注——在明确复试形式包括笔试、面试、实践考核等之后,特别强调“面试是必要环节”。这改变了2025年版本中仅将“复试”整体作为必要环节的笼统提法,“面试”的重要性被空前突出。

复试改革朝着“淡化笔试、强化面试”的方向发展,是否意味着考研更加简单了?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截图自小红书

虽然考生们无需再为笔试而“死记硬背”、挑灯苦读,表面上看减轻了应试负担,但综合面试更侧重于对学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综合考查,其过程的灵活性、问题的发散性,反而对考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短短二十多分钟的面试中,考生不仅需要迅速理解提问意图,精准捕捉问题核心,还要在有限时间内组织思路,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将所学专业知识有机融入对科研问题的理解与展望中,展现出真正的学术潜力和思维深度。这一切,无疑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组织能力,以及对学科本质的深入理解,都构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只面试,能选拔人才吗?

有相关学者指出,相比初试而言,研究生招考中的复试因其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对专业理论的考查,更具有检测、选拔的功能。通过严格的复试,院校完全可以剔除掉高分低能、应试型、缺乏研究潜力的学生,确保具有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

但是,仅凭复试中一次简短的交流,能否真正有效鉴别出具有潜力的科研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对此持肯定观点。他表示,一些高校的确存在复试环节反复考查学生知识点的问题,复试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的考查。这虽然不容易操作,但通过交流是可以判断的。但他也强调,并不是谁都能通过“聊天”有效分辨人才,导师也要分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世奎也认为,复试主要考察某学生适不适合读某专业,从人才培养适配度来看,面试的考查更加直接。“对于考研学生而言,仅靠初试高分‘上岸’的时代逐渐过去,更需要注重长期能力积累和提前规划科研、实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秦冠英则认为,复试中的笔试和面试均有其合理性。他表示,有些院校认为前期的统一笔试已经完成了其使命,后续不必再设置笔试复试,是有合理性的。有些院校认为需要在统一考试基础上,增加对专项、专业领域的笔试考核,也是可取的。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指出,针对不同的生源群体,可以更为大胆地探索多种可能性。因此,无论是逐步取消笔试、强化面试深度,还是在复试中加入操作技能测试等新科目的“微调”,都是高校为精准选拔人才所进行的积极尝试。选拔规则虽处于动态优化之中,但对考生而言,唯有扎实准备、全面应对,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

相关内容

多所985高校官宣:考研复...
近日,东北大学发布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其中明...
2025-11-15 02:22:44
95岁巴菲特发布谢幕信
当地时间1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官网发布了“股神”巴菲特在感...
2025-11-12 07:03:26
原创 ...
标题:姑娘,这样打桌球不专业吧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公园...
2025-11-10 10:21:09
2026年大连中考指标如何...
大连新中考·指标调整 一是指标到校比例渐进式逐年提高。具体为,20...
2025-11-09 17:02:03
这支高校跑团为何这么“猛”...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10月26日,随着发令枪响,2025中江半程...
2025-10-26 17:01:13
原创 ...
八股文起源于明初,初衷竟是解决科举乱象。想象一下,如果考试允许随心...
2025-10-26 08:22:57

热门资讯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耳聋耳背知识分享-----耳朵... 耳朵听力下降恢复方法首先要找出听力下降的病因,其次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耳朵听力下降,如何恢复听...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如何有效应对低血压问题,提升生... 血压低,这个问题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血压低就像是个小毛病,不用太在意。但实际上,低血...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如何引导培养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如何引导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控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它关乎孩子的学业表现...
宝宝不吸奶瓶的问题如何解决 原标题:宝宝不吸奶瓶的问题如何解决 宝宝出生后不久,有些妈妈因为要上班而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