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会:如何让“工会香”浸润咖啡街
上海是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城市里处处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业态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从业人员。可是,他们来得快,去得也快,数以万计寻咖而来的小店从业人员从来就没想到,除了老板,还有谁会关注自己。
然而上海工会组织,在咖啡店面开开关关,在年轻的从业者们来来去去中,努力用工会的服务,让他们认知工会,了解工会,并加入工会。咖啡店聚集的徐汇区天平街道第一个“吃螃蟹”,全国首家咖啡行业联合工会在此成立。
襄阳南路上新开的云南咖啡馆“枕山”。
这也是新行业工会组建的新样本,咖啡店们为了维系生存必须以“咖啡+”跨界谋求出路,而上海工会也在组建行业工会的基础上,以“工会+”构建更大的平台,推动团委、妇联的组建,联手开辟更适合新业态下咖啡从业者的工会服务新路径,留下咖啡店,留住从业者,让“工会香”浸润咖啡街。
从业者期许良性竞争
在上海,咖啡赛道一向拥挤,头部连锁品牌咖啡馆不断扩张,独立咖啡小店野蛮生长,上海超过半数的咖啡馆是精品独立咖啡馆。花式“小而美”精品店源源不断进场的同时,更多的小店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街头。天平街道咖啡行业联合工会主席万莉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街区里走上几圈,“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有些开了没几个月的咖啡店倒闭了,有些经营不太好的咖啡店也挂了转租。”
无独有偶,频繁的商铺更替也发生在全上海咖啡店较为密集的地区——瑞金二路街道南昌路。据当地咖啡店老板的观察与统计,这里咖啡小店淘汰率达到20%,然而再等上几个月,重新开张的小店往往仍然是一家咖啡店。
方圆一公里内有60多家咖啡店,这在上海毫不稀奇。也因此,为了吸引客人,每家咖啡店都玩出了花样,产品类别不断充盈、店铺装修风格各异、节日前夕更会“卷”起来推出新品。
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开在永嘉路上的“RIDE”咖啡店主理人老杨却是乐见其成,“我们不怕竞争,人气就是扎堆来的,只要能吸引人流,生意就不会太差。”“RIDE”在天平街道开业三年,老杨最初选址于此,也有部分原因是被当时永嘉路的繁荣业态吸引。
“卷起来”的良性竞争是咖啡人的共同期许。三年前,瑞金二路街道打造“金咖联盟”品牌,联盟以南昌路为核心,串联起街道辖区内的精品咖啡店,联盟创始人、主理人朱晓晔说,他也“不怕卷”,“大家一起把这个区域的咖啡馆做得更加有层次,对外有更多的声音,才能吸引更多人来这里喝咖啡。”
因此,“不怕卷”的同时,他们渴望有人成为咖啡人间的桥梁。
行业期待组织的凝聚
“会不会考虑加入工会?”面对这一问题,不同境遇状态的咖啡从业者的答案却很相似。
南昌路上正苦苦维系着店铺生存的年轻咖啡主理人很坦率,“如果有组织主动来问我,我不会拒绝,没有风险、没有成本、不用付出。”他也补充,“仅仅参加这个组织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更想要经营上的支持、行业上的补助。”
襄阳南路上生意火热的网红咖啡馆店主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我不会拒绝任何一种能够帮助店铺发展的方式。”
淮海路上开了几年的老咖啡馆非常愿意投入其中,“期待把从业人员的凝聚力加强。”
咖啡师们则说,“要问我们老板。”
可见,行业正期待组织的凝聚。2021年,徐汇区天平街道咖啡行业联合工会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咖啡行业联合工会,“天平咖啡店多味浓,当时走访调研下来我们也发现,职工数量少且年轻人占据多数,经营状况灵活多变,要组建起来不是容易事。”联合工会主席万莉娜时任天平街道建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也是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走访过程中,她对工会做了展示和宣传,工会刚成立时,会员单位在40余家店铺左右。
经过两年多的成长,2023年,天平街道咖啡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从“小三级工会”升级为“小二级工会”,虽有店铺遗憾退场告别天平,但也有新的小店冒了出来,当前已有60多家商铺加入工会,一家规模稍大些的店铺成立了单独工会,咖啡行业工会联合会也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集体协商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等。
同一年,上海首家区级咖啡行业工会联合会在静安区成立,会员单位囊括了咖啡原料商、生豆商、熟豆商、设备商、器具商、连锁机构以及其他相关经济组织。
党支部团委妇联要建起来
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和城市精神为咖啡馆发展提供了沃土,靠什么留住这些从业人员,天平街道咖啡行业联合工会做过很多尝试——开办职业技能大赛、提供职工体检和夏季高温慰问冬季送温暖服务,拉了工会会员群建“天平咖啡圈”,画出“天平美好时光”咖啡打卡地图,举办天平街道咖啡文化周的同时推出工会会员福利购。
一些举措备受欢迎,工会会员福利购仅需29.9元即可享受百元的咖啡套餐,襄阳南路上新开的云南咖啡馆“枕山”每天都有徐汇工会会员来店里消费验券;一家想增设预包装食品的小店通过工会联系上了街道相关科室,找到了可以依靠办事的组织;会员群里资源共享,兼职咖啡师解店铺燃眉之急。
也有尝试并不圆满的,咖啡馆店小人少,有些店里咖啡师本人就是老板,抽一个人参加技能竞赛当天店里可能就转不开;咖啡师工资高,生活成本更高,不可避免导致行业流动快;咖啡师当前的行业考评体系有待完善,咖啡师对技能成长兴味索然……
过程中亦有意外之喜,“RIDE”的二厨、拥有二十年餐饮经验的程晓红咨询万莉娜,“我能通过工会入党吗?”程晓红去年因疫情时优秀的表现被评选为静安区优秀志愿者。常年在社区做义工教老年人做菜、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她写过很多次入党申请书但不知道往哪交,察觉到从业人员对组织的需求,万莉娜立刻开始排摸工会联合会里的党员,筹建党支部。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万莉娜口中,程晓红第一次听到了这句话,“工会要服务职工,我也可以加入到服务队伍里,去教白领做菜。”
这场相遇让万莉娜有了下一步的新想法,“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群团组织里有这么多的资源,为什么不能以工会为平台,把其他资源都整合起来。”她再次火速排摸了组织里的职工们,如今,他们已成立共青团徐汇区咖啡行业工作委员会,咖啡行业党支部、妇联也在积极推进中。
“工会+”出无限未来
推进工会组建,行业迸发出了渴望靠拢组织的需求。
推进过程中从业人员的牢骚,也暴露出咖啡小店更为现实的急难愁盼——“沿街咖啡店和居民区做邻居,居民总说我们吵。”“店门口放两张露营椅,也没有挡路怎么就有人来让我收起来。”黄浦曾打出模板——金咖联盟与瑞金二路市场监督管理所结对共建,市场监管局从证照办理、食品安全、店招标识、知识产权等方面予以指导,金咖联盟成了“小个专”党建联系点。
天平街道则以工会搭出平台——工会敞开大门欢迎一切声音,对于天平的沿街小店们来说,行业工会主席万莉娜的居民区书记身份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协调居民与店铺的矛盾,万莉娜对此本就得心应手。而“RIDE”主理人老杨当初加入工会的原因之一,就是依托工会组织找到了街道,有了协商的平台,她说:“加入工会就有了一个平台能够帮我们去协调、沟通事情,好像有事儿能找人解决了。”这让单打独斗的她作为经营者,感到异常放心。
咖啡风靡百年,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咖啡要玩“+”,“+”出活下去的生存密码。面对上海咖啡行业里的万千从业人员,工会也要“+”,“+”的是群团组织的大平台,“+”的是街道部门协商的多渠道。
咖啡工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工会+”又还能“+”出多少?上海工会仍在不断探索中。
(劳动报记者 梁嘉蕾 文/摄)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