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改革之困如何破
创始人
2024-05-19 18:46:59
0

原标题:区域教育改革之困如何破

原标题:直面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探索区域教育治理新路径(引题)

区域教育改革之困如何破(主题)

李芳

区域教育资源公平配置与育人质量提升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两大重要内容。近年来,许多区域积极扭转教育短视化、功利化思维,教育教学保障去差别化,破立结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评选结果,共100个典型案例。这些地区的改革鲜明地体现了各地方破堵点、抓难点的决心,体现了教育提质增效制度先行的发展思路。

引方向:探索区域绿色教育生态评价评估体系

有什么样的“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把孩子们从应试教育“唯分数、唯升学”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构建全新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指引区域教育朝绿色生态转向。

通过评价考核指标,引导各主体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责任。关于强调政府教育主体责任,山东省潍坊市把党政对教育履职尽责的考核点放在优质均衡发展上,重点评价经费投入、师资引进、安全底线,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浙江省杭州市聚焦学校教育教学提升力、办学内生活力、区域“五育”并举服务力,构建学校“质量评估—活力评估—自我评估”三维评价体系,强调学校育人工作“关注过程、循证诊断、促进发展”,引导教师聚焦“教”与“学”。

湖南省长沙市聚焦学校现代治理和办学水平,开展科学素养、阅读素养、体质健康、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智慧教育、“双减”推进、家庭教育等多个专题评价,进行专项诊断。

构建多维教育评价指标,指引立德树人。构建与“五育”并举相适应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除功利化短视化的根本途径。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陕西省西安市以课堂变革、教育改革为根本落脚点,聚焦学生发展质量,针对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考评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开展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内蒙古包头市从“对学习的评价”转变为“为了学习的评价”,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学生品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学科分项等级评价”为主线,优化智育评价;建立常规课堂教学、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体育考查机制;强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美育、劳育评价。

探索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辽宁省沈阳市逐步建设和完善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幼小初高一体化适应性评价”体系,从科学理念、行为实施、身心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6个维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诊断结果助力区域升学管理、教育内容衔接、教师联合研训、教育资源整合。

基于客观证据,促进教育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与科学性。

在关于评价制度改革的案例中,79%的地区引入数字化技术手段。

广东省佛山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教育质量绿色体检,基于课程标准和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对语数外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对音体美劳进行考查,并进行影响学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建设“学生综合发展评价改革”实验区,通过大数据持续追踪学生发展情况,探究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充分运用定量评价方法,打破主观判断的局限性。

甘肃省白银市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把零散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将学生静态的个人资料演变为动态的学习数据集合。

建机制:构建区域统筹创新模式

以系统性思维为指引,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流动起来,让教育对象共享优质教育,成为地方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主要思路。

建立共同体,构筑全域集团化办学新样态。破解城镇挤、农村弱难题,亟须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从“某校优”转变为“校校优”。

四川省剑阁县构建学区制改革新格局,推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一体的辐射式学区,建立学区长巡回办公、成员学校校长负责、每月联席会议和成员学校工作报告等常态化管理机制,优质资源同享、规范管理同标、特色创建同推、教育质量同评。

山东省德州市建立10个中小学共同体,实施管理联通、队伍联建、教研联合、文化联创、质量联评、帮扶联动“六大行动”,实现强弱互补、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多校联动,扎根课堂,持续充电,散点开花”的发展路径。

创新人事制度改革,让教师流动成为常态。伴随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区域差异、校际差异是优质教育公平推进的最大障碍。在关于师资配置的创新案例中,87%以上的地区探索如何让教师流动制度化。

北京市怀柔区以区管校聘为抓手,创新编制管理制度,每年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用人单位掌握主动权,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强化考核,并配套职称岗位等级动态调配、教师退出机制,实现优质师资全区调配,有效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

贵州省遵义市打破教师“一校定终身”“论资排辈”等人事管理方式,实施全员聘任制,使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学校根据核定编制配置数设置教师岗位,择优聘任,其余教师将进行跨校聘任、跨乡镇聘任,形成教师资源全县统筹、系统优化、学校优先的新模式。

强能力:数字化赋能育人成效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教育数字化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成为支撑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手段、新方法。

智慧校园赋能高效课堂。智慧校园搭建了全新的“教”与“学”场景,河南省固始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瞄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积极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实践。

厦门市建立“市级统筹—区校推进—特色发展”的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开展融合数字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展“教、学、研、评”等场景,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动信息化常态应用和深度融合,助力提高教学质量。

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方法,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网络通道,基于网络常态化开展云观课、云巡课、云监课和云评课,持续改进教师的教,拓展教师专业成长的资源支持,打破时空限制。

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与成败关键,天津市北辰区从抓数字化环境创设、抓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培训、抓典型示范、抓团队互助四方面为教师搭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环境与舞台,关注数字化方法在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研讨反思等全过程中的应用,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从上述教育创新奖案例可知,当下区域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与难点仍在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师资队伍专业能力偏低且结构性矛盾突出、评价指挥棒围着考试转且手段单一等顽症,要破解难题,区域就必须加大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

同时,教育数字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带来了契机,教育数字化所构建的新型育人场景、教学方式突破了时空界限,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在地区、城乡、区域、校际中共建共享,为教育管理、教师专业成长、教学、评价等带来了颠覆性影响,成为区域教育创新的增长点。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内容

时评: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这是7月2日拍摄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国际交流合作体验...
2025-07-05 09:02:07
港交所IPO“爆单”A股龙...
一个月二十余家公司“表态”,A股龙头排队南下,港股为何成“双重上市...
2025-07-05 08:21:40
“跨境养老”步伐加快 大湾...
记者 老盈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融合发展,湾区居民“跨境养老”...
2025-07-05 02:01:55
普京与特朗普进行今年以来第...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日通电话,双方就双边关系、乌克...
2025-07-05 02:01:12
投资者如何接住科创板利好?...
凭借丰富的投研经验和积淀,华夏基金的科创板ETF布局已覆盖宽基、主...
2025-07-04 18:03:13
日媒赞叹:中国正低调打造一...
【文/观察者网 王一】“中国提供社会福利的方式发生了一种悄无声息但...
2025-07-04 18:02:49

热门资讯

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存款... 导读湖南农商行存款利息怎么算?湖南农商行作为湖南最大的股份制银行,它是一家地方性、集约化、国际化、股...
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 原标题:金三角李国辉,率领三千残部打败泰国政府军,到台湾后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
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 原标题:处暑节气如何做好养生?这些秘笈请收好 处暑的天气多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
原创 婴...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奶粉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婴儿奶粉比较好呢?奶粉的营...
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 原标题:孕妈检测出胎儿没有“胎心”究竟为何?多半是这4种原因,预防下 昨天小樱...
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 导读新农保一年缴费180元,60岁后能拿多少钱呢?我们这一个月是208块。农村大多是买这种农保吧,刚...
原创 如...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空气中的很多灰尘和垃圾都会随空气进入肺部,所以肺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
激光术后护理指南:如何科学恢复...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常用于去除瘢痕、色素沉着、皱纹和其他皮肤问题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发射高能量的二氧化碳...
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原标题:立春节气如何养生? 今天是2024年2月24日,阴历腊月二十五,今日立...
邢台农商银行存款利率表:一年期... 导读邢台农商银行现在的利率表:一年期2.25二年期2.85三年期3.45。农商银行原来的利息比这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