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如果孙策没有早早身亡,江东未来覆亡的命运有可能改变吗?
孙策的死,完全是因为意外。因此有很多的人会感到遗憾,也不免会遐想:如果孙策不死,后来将会如何?
有的人会说,如果孙策不死,那么在曹操官渡之战时,孙策可能会偷袭许昌,
孙策领导的东吴和孙权领导的东吴,完全是气质不同的两个集团。因为就是在孙策和孙权进行交接的那一刻,东吴政权确立了其割据属性。
孙策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六岁(虚岁)。之前几年间,孙策征战江东,几乎是百战百胜,无一败绩,几年之间便将江东之地尽数纳入麾下。同时,他还上书朝廷,遣使纳贡。后来,曹操以汉廷的名义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一切都很好,可就在这样的时候,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在出城打猎时,被仇家门客伏击,终至于不治。
临终之前,孙策将自己的的印信授予了弟弟——时年十九岁的孙权,然后又向孙权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可以算是这个军事集团的创业者,对于后来守成者的政治遗嘱。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策对孙权说:率领江东兵士,在两军阵前临机决断,与天下英雄争衡,这种能力你不如我;而至于举贤任能,各尽其能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首先,孙策在临终前最后一次发挥他超强的识人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了两人在能力上的差别。
然后,根据两人能力的差别,孙策为孙权制定了江东军事集团日后的执政路线:保守江东。
孙策为什么要跟孙权做这种遗嘱呢?
既是无奈,又是现实。
所谓无奈,是孙策自己的悲哀。当时天下大乱,自己又正当壮年,本来是有问鼎天下的机会的,可谁曾想竟因一时不察,命丧几个小人之手;而几个弟弟,又都没有表现出像自己一样的军事能力。所以孙策在临死之前可能就已经断定,天下一统的事,应该与江东孙氏无缘了。
既然如此,那就要退而求其次了。什么是“其次”呢?那就是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保守江东,着力消化之前的战争成果。
孙策十九岁起兵,到二十六岁去世,不足七年之间便占据了江东。但他的统治,却始终有一个致命缺陷:合法性不足。
当时的江东与中原情况不同。中原有董卓为祸,各路英雄几乎都是打着正义的大旗在抢地盘。但在江东,从扬州刺史刘繇到各地郡守——如许贡、王朗、华歆等,都是之前朝廷任命的官吏。这些人平日素无大恶,却被孙策所驱逐。因此在当地的士民看来,孙策一伙与强盗之间,行事并没有多大区别。如何取得统治的合法性,是江东军事集团绕不过去的坎。
此外,另一个难题在于,江东的开发程度不深。当时,官府的统治只能到达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口聚集区域,尚有大量未开发的地带依然被山越人所占据。这些人不归王化,不纳编户,动辄作乱,一直是孙氏集团头疼的问题。
这些问题,孙策在世时均已存在。只是孙策军事实力强悍,能通过对内对外战争,压制住这些矛盾。可等到他一死,后继者们没有他的能力,这些问题终究会逐一爆发。
所以,孙策选择了孙权,而且给他指明了接下来江东的核心政策:消除内部矛盾。
而作为守成者,孙权也忠实地践行了集团开创者的临终嘱托,并最终得以称帝。
从表面上看,东吴肇始于孙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核心地带都是孙策打下来的。但是,东吴能真正以鼎立之态称雄于三国,大部分的任务却是在孙权时期完成的。若没有孙权的深耕,孙氏集团对江东的统治,更像是一种军事殖民;直到经过了孙权前后几十年的努力,吴国才最终能在江东立足,生根发芽。甚至于,在三国之中,最后一个灭亡。
从孙策到孙权的权力继承及政策转化来看,这次权力交接是成功的。
从孙策到孙权,东吴丧失了进取之心。
这种丧失既是主动,又是被动。说主动,是因为孙权作为领导人,在军事能力方面天生欠缺;而说被动,是因为政策转向以后,整体战略自然会向内收缩。
因此尽管赢了赤壁之战,东吴最终也没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和勇气。在孙策和孙权进行交接的那一刻,东吴政权的割据属性,就已经被固定。
所以一代代的指定,到最后,基本上都变成了一代更比一代差。
历史上还有此类例子吗?——有,而且更为人们所熟知: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
俗话说得好:君子之泽,五世而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