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是指人体气血不足,气机运行不畅,导致气虚症状的一种中医病证。
中医将气虚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种类型。外因气虚多与饮食不当、劳倦过度、情志不舒、外感进攻等因素有关;内因气虚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疏松、后天疲劳劳累、慢性病久病不愈等因素造成的。气虚的表现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气短懒言、肢体乏力、面色苍白、声音低微等。中医治疗气虚主要从药物调补、食疗调理、精神安定等方面入手。常用来补气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党参、丹参等,可根据不同病情、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补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气虚患者应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可多摄取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如蛋、鱼、肉、豆类等,同时应减少食用寒凉的食物,如冷饮、生冷食品等,以保证脾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