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
包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绦虫的幼虫,它们生活在狗、猪等动物的体内,在这些动物的肌肉、肝脏、肺等部位形成包囊,人类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或不洁的动物肉类,或接触受感染动物的粪便、尿液等而被感染。感染后,幼虫在人体内发育成包囊,并对人体内的器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包虫病有很多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不一。早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后期可能出现肝脏肿大或肝硬化、肺部炎症、神经系统损伤等。在疫区或者有疫情史的地方,发热、肝脾肿大、血液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是提高包虫病病人诊断准确性的重要表现。
包虫病的诊断需要联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采用B超、CT、MRI等技术发现人体内的包囊,不能排除其他寄生虫或者肿瘤的可能。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血清免疫学试验或者包囊液检测,可以有效诊断包虫病。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包虫病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未煮熟的或不洁的肉类,尤其是野生动物、猪肉及其制品。此外,应注意家畜的卫生,养殖活动中不通过压迫等方式使家畜肉上方的包囊破裂。发现家畜疑似感染包虫病,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遵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同时,包虫病病人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服药,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防止交叉感染。
上一篇:肺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说明什么
下一篇:甲亢能吃鱼吗 甲亢能吃鱼吗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