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加快推动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实践。
10月24日,“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农业农村专场在武汉新洲区紫薇都市田园举行。报告会结合现场演讲、访谈互动、视频连线等形式,邀请武汉市直部门负责人、农业企业代表、农业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基层农户代表等,进行沉浸式报告,开放式交流,讲深讲透武汉市探索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创新作为与生动实践。
稳大盘守底线科技驱动农业经济跃上新台阶
报告会上,武汉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玉珍用一组扎实的数据报告了武汉农业的发展:2024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9.1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86.35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4;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56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4.89,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王玉珍介绍,武汉连续4年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连续6年获粮食安全考核优秀等次。蔬菜瓜果产量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蔬菜和淡水产品年产量常年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武汉是全国种业规模与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伯远生物非常有信心助力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全面发展,引领生物育种国际潮流。”武汉伯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阳在报告会上坚定地说。2024年,在武汉农创中心的帮助和关怀下,伯远生物入驻“武汉·中国种都”。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建成1万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洁净实验室,预计2024年可完成3万多个基因的操作。
作为“武汉·中国种都”土生土长的蔬菜种子企业,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围绕种源“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一批享誉全国的种子“芯片”。“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蔬菜新品种——亚非西兰苔、亚非皱叶菜,已经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成为汉产蔬菜的‘新名片’,并在全国有绝对的市场权和定价权。”公司董事长贺亚菲自豪地介绍。
“武汉市扶持农业龙头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创新的多项政策措施为回盛生物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鹏飞介绍,近三年,回盛生物研发投入累计达1.32亿元,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武汉农村电商公司依托武汉农业集团、市供销社国有平台,打造“江城百臻”农产品供应链,树立起武汉农产品IP新标杆。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婧介绍,将汇集更多地标、有机、绿色、老字号、非遗等优质农特产品,已建立起“云仓+供应链”物流体系,对接上游本地农产品生产企业300余家、农产品1000多个。
“武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广泛,农产品检验合格率99%以上,处全国前列。”报告会现场,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国林带来了一篮子自主育成的蔬菜品种,讲述了现代都市农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武汉的肉、鱼、蛋、奶、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前列。
报告会上,对于农业未来发展,王玉珍提出,武汉将聚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区、超大城市稳产保供的示范区、现代都市农业的标杆区。
强产业美颜值能人带头乡村建设展现新气象
“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农村面貌全面改善。”报告会上,王玉珍介绍了武汉乡村建设的新气象。通过坚持不懈“提效能”,武汉乡村治理也取得新作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全国文明村镇14个,培育清廉村居典型21个。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新洲区陈玉村第一书记张文喜深情地回忆了4年前,自己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的情景,并分享了陈玉村近年来将乡村振兴蓝图变为现实的奋斗历程。让村民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成为陈玉村每一任支部书记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陈玉村现任村支书徐胜红坚定地表示。
紫薇都市田园创始人袁惠文为现场观众讲述了他返乡创业,以实际行动推进乡村振兴,为家乡美好、村民幸福而奋斗的故事。2006年,想让乡亲们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好日子的袁惠文,带着多年创业的积蓄,回乡流转了500余亩“坡岗地”,开始创建花卉苗木基地。随后几年建设了“紫薇都市田园”景区。2023年,紫薇文旅集团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游客120万人次,并通过电商和直播推广农产品,销售额达1100余万元,拉动消费7000万元。
聚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是武汉农村工作的方向。“我们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王玉珍说。
增动力惠民生改革增效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
近年来,武汉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王玉珍介绍,武汉市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2024年上半年武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增速比城镇居民快2.2个百分点。
蔡甸区星光村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星光片区联合党委书记左少平介绍,十多年来,星光村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快速地走在经济强村、全国文明村的道路上。截至2023年工农商总产值达40个亿,村经营性收入4100万元,人均收入达6万元。村民康艳桥在自家与现场观众连线:现在的日子真的越过越有盼头,也越过越红火了。
“我们将聚力打造共同富裕的实践区。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报告会上王玉珍说。
“这场报告会办得非常好,让农业科研人员的干劲更足了。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种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为新形势下武汉‘三农’建设乘势而上快速发展贡献力量。”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朱仁山教授说。
作者:吕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