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建成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省级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要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水网骨干工程,推进互联互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在2026年年底前基本建成“八横六纵”的现代水网布局,逐步形成全省水网“一张网”。其中,水资源配置体系不断完善,年新增地表水供水能力7亿立方米,城乡饮用水地表化率提高到6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70%。
在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上,《实施方案》提出,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加快实施农村供水骨干水源配套、水源改造、水处理设施升级和城镇供水管网延伸等工程。实行农村供水工程县域统管,尽力实现县域内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实施农村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
在推进灌区工程建设上,《实施方案》要求,建设一批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灌区工程,稳步提升农业灌溉保证率。加强灌区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衔接。建成小浪底北岸灌区、小浪底南岸灌区、赵口引黄灌区二期、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等工程,加快建设前坪水库灌区、出山店水库灌区和故县水库灌区工程,实施赵口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和三义寨、大功等80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开工建设引丹灌区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大别山临淮灌区、鸭西灌区、燕山水库灌区工程前期工作,研究论证豫东沙河、豫南淮汝、西大岗等灌区工程。
在推进农田排涝工程建设上,《实施方案》指出,以现有河湖、渠系为基础,统筹中小河流治理、灌区建设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平原涝区治理,修复因灾损毁河道及渠系、堤防、涵闸、泵站等设施。重点实施惠济河、沙颍河、洪汝河、沿淮洼地、唐白河等排涝项目,治理涝区面积1013万亩。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干、支渠(沟)改造,提升灌区骨干工程排涝能力;以县域为单元,以“三沟四渠”(田沟、路沟、村沟和干渠、支渠、斗渠、农渠)为重点,开展农村沟渠连通整治,分区分类补齐排涝设施短板。
在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探索“投建管运”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优势的水管单位作为水网建设运营实体。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用水管理、水价形成、工程管护、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完成146个县(市、区)农业水价改革任务,实现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渠首计量全覆盖。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河湖保护等方面立法工作。强化用水权交易,开展南水北调水量结余指标转让,优化水资源配置。开展水网建设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在水网建设与管理中加强先进实用技术应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