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农业发展绿色转型,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支撑。即日起,本报开设“绘就农业生态画卷”栏目,刊出系列报道,系统总结近年来各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我拍到江豚了!”近日,网友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桥附近目睹多头江豚跃出水面,成群结队向上游游去。
江豚被视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晴雨表”,从难觅踪迹到频繁现身,它的命运起伏也映射了长江生态的变迁,成了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的生动注脚。从昔日的“化工围江”到如今的“江豚逐浪”,湖北坚持“生态立省”,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高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破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农业面源污染难题,答好这份时代“考卷”,2018年,湖北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大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标志性战役,运用“堵”与“疏”的辩证思维,统筹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堵”字当头,严守生态红线。湖北先后搬迁或关闭污染严重的养殖场,拆除围栏围网和网箱养殖,对83个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长江、汉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实行“十年禁渔”,上万渔民退捕,划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相关区域,划出红线,为长江休养生息争取了宝贵时间。
许文化是丹江口库区退捕养殖大户之一,“洗脚上岸”后,他干脆把水库鱼也“搬”上岸,利用“路基圆池”养鱼新技术,在陆地养出可媲美野生水库鱼的翘嘴鲌。“没想到陆地养出的鱼肉质也这样鲜美,而且养殖密度大、效益高、便于管理,又避免了河库污染,真是一举两得!”许文化说。
“疏”字为要,探索治理新模式。湖北先后实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攻坚提升行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养殖污染治理行动,从种植、畜禽、水产和农村生活等四个关键领域,加强源头管控;以小流域农区为治理单元,因地制宜菜单式创新集成生态循环水网、绿色农田建设、区域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等模式,促进农业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相结合。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湖北以一系列“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举措,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脱胎换骨”。
生产方式变了。早在2004年,湖北率先在全国拉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序幕,逐渐摆脱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如今全省覆盖率达90%以上,推动化肥施用量实现11年连减,同时保证粮食产量连续11年保持在500亿斤以上,扛牢了“荆楚粮仓”大旗。武汉市建成全省最大“海鲜陆养”基地;十堰市郧阳区探索出“水土共治”新模式;孝感市云梦县家家户户田边自建蓄粪池将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全省特色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打造“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共赢”的新局面……
农村环境美了。走进安陆市董桥村,小桥流水,听取蛙声一片,一幅生态画卷映入眼帘。作为承担全国首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项目实施地点之一的董桥村,过去污水横流、蚊蝇成群,导致不少村民流失,刘自江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农区与农村水系治理,打造农业农村循环水网,当地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村庄面貌也焕然一新。刘自江感慨:“这么美的环境,谁不想回来!”截至2023年底,湖北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3%,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有效遏制农村生活污染转移。
据统计,到2023年,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5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9%以上,设施渔业规模686万立方米,创建41家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3处区域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50个国家级生态农场……数据背后,是作为长江大保护主战场的湖北,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守护大江奔涌。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