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民营企业已经连续6年稳居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对于支撑外贸“质升量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陆续出台了一些创新举措,效果逐步显现。2024年,广东深圳进出口总值重回内地城市之首,我们一起去看看,当地是怎样合力推进民营企业在海外市场抢夺先机的。
在深圳前海综保区的一个出口仓库,国际中转货物和国内出口货物在这里集结装箱后,等待空运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装机前的安检、查验、打板等流程,都必须在机场完成,空间有限。如今,他们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部门合作,将这些工作前置到综保区内,拓展了作业空间也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客户。
广东省深圳市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汤玲丽表示:“提高我们自己和机场合力的竞争力,货量是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是持续增长。2025年拿1月份的数据来说,在货量上其实我们比去年同期还是增长了30%多。”
不仅提升了跨境物流效率,各部门还在多个环节为民营企业减负。在广东深圳的一家锂电池企业,因为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大量原材料以保税形式进口,所以为了保证专料专用,材料在进出库、流转、销售等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对此,深圳海关推出智能化联网监管平台,企业和海关对相关数据实现共享,这项创新举措,减少了核查次数,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欣旺达集团物流中心总经理张蒙介绍,账册备案自动通过率可以大幅度提升到98%以上,账册的核销由原来的3到4个工作日减少到现在的1个工作日。在降本方面,就目前几百亿元的产值规模而言,每年可以减少人工和运营成本约2400万人民币。
近期,深圳海关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诉求,出台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12条措施,推出赋能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推广ERP智能化联网监管等举措,助力民营企业继续降本增效。
深圳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副处长戴旭表示,深圳的民营经济一直比较活跃,2024年全年,深圳民营企业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近4.7万家,进出口总值超过3.16万亿元,在整个深圳外贸规模占比超过7成。当下,民营企业已经覆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跨境电商等新产业新领域,正持续向更高水平方向转型升级,是拉动深圳外贸增长的主力军。
政策接续发力 跨境电商成民营企业“出海”新引擎
随着更多民营企业走向全球,作为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商正在成为民企“出海”的新引擎。
在广东深圳的一家民营企业,一批批3D打印机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95%用于出口,并且全部通过跨境电商形式。过去,他们委托第三方代理出口,如今,政策对跨境电商支持力度加大,同时流程上持续简化,从今年开始,他们全部实现自主出口。
广东省深圳市智能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波介绍:“(好处是)第一个肯定就是成本的节省,第二个的话就是保障我们货物出口的安全,如果是有异常(需要)处理,那我们也会更快更准能够进行问题的定位跟解决。”
2024年6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随后的11月,海关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给流程“瘦身”,给服务“加码”。记者在深圳了解到,相关政策在落地时,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在深圳龙岗的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海外仓总面积已经超过18万平方米,广泛布局在欧洲和北美地区。
赛维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灯莲表示,在整个租仓的费用方面以及整个的海外仓的设备投入方面,政策都给他们实实在在地降低了成本。
从简单的产品输出到全部自主出海,从越洋配送到蓬勃发展的海外仓,我国的民营企业展现了很强的灵活性和很高的市场敏感度。业内专家表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双向赋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的中坚力量。
广东省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表示:“我们的各个执行部门对跨境电商的支持政策目前是特别多的,包括阳光化的建设,还有一些品牌出海的政策,还有海外仓的政策,这就给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