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植保植检部门、高校科研和植保专家再聚北京,就推动京津冀农作物智慧植保协同发展达成协议,并观摩北京农作物智慧植保服务系统。
会议研究部署了京津冀农作物智慧植保协同发展事项。京津冀三地植保植检机构,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整合三地农作物智慧植保技术与资源优势,构建三地一体化智慧植保发展格局,建立协商共享工作机制,开展智慧植保新技术新产品的征集筛选、重点技术与产品的优化完善以及成熟技术与产品的示范推广,加强智慧植保工作宣传引导,加快智慧植保技术与产品落地应用,提高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与服务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会议期间,观摩了北京农作物智慧植保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情况。据介绍,该系统是由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整合了病虫识别、预警、防控功能的AI多模态植保模型,实现了病虫害智能识别、智能预警、智能防控三大服务功能的深度融合,能为农户提供手机拍照智能识别病虫、易发病虫自动提醒、防控技术指导、病害模型预警、农药械查询等精准高效服务,服务覆盖粮经、蔬菜、果树等作物类别53种、病虫种类711种。系统同时开放给其他省、市级植保部门使用,实现资源互补、成果共享,进一步提升智慧植保系统的整体服务能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下一篇:鼻子对花粉过敏吃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