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3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3.0个百分点。
3月26日,在位于嘉兴南湖区大桥镇的浙江迈兴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作人员在生产组装智能化机床。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设备更新激活企业生产活力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1至2月份,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0%、5.9%。
2月26日在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焊装厂拍摄的自动化焊接线。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近日,在新疆乌苏市新润和纺织有限公司,工人忙着安装调试企业新购进的气流纺设备,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在“两新”政策带动下,新疆纺织企业纷纷加快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工程。
新疆新润和纺织有限公司气流纺工段设备主管马柏海说,设备投入运行之后,产量将是现在的气流纺生产线的两倍,也节省50%的人工。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18.8亿元,推动制造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
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线圈分厂智能制造车间,智能设备对绝缘线棒进行加工作业(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河北东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机械零件生产加工企业。去年,公司获得国家补贴将近180万元,新投入了40多台设备,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竞争力。公司副总经理王瑞生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会继续加大公司设备的投入,计划投入将近3200万元。
在政策支持引导下,新动能相对集中的装备制造业利润改善尤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介绍,今年1至2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由去年全年同比下降0.2%转为增长5.4%,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4个百分点,为规上工业利润恢复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船舶集团广西造船有限公司船舶建造现场(3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3月25日,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的青岛九合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调试高空作业车。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今年以来,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等政策作用下,装备制造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工业新动能培育壮大,企业预期改善,工业生产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25年2月5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兴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操控工业机器人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谭云俸 摄)
以旧换新催生消费提质升级
今年1至2月份,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多元化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带动相关产品所在行业效益向好。
3月28日,天津市北辰区居民在活动现场选购家电。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2025)上,众多家电企业展示最新的智能家电产品和创新技术。
3月20日,工作人员(右)在一组空调展品前向参观者作介绍。当日,以“AI科技、AI生活”为主题的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在AWE 2025现场,首次亮相的海尔leader三筒“懒人洗衣机”同样备受关注。据悉,“懒人洗衣机”一周已预售8.8万台。亮眼销售成绩的背后,是技术成果的落地转化。
在天津市津南区的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生产线上不见忙碌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自动化场景。同时,能源管理系统实时调整着工厂的能耗。海尔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工程部长胡小波表示,通过这种细节化的研究去降低自己的成本,然后能够提供更优质更低价的产品。“让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买得放心,买得舒心。”他说。
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激活新需求。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多元化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带动相关产品所在行业效益向好。今年1至2月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5.5%、19.9%、19.2%。
西科冷链江门制造基地的不同型号商用冷链设备在同一条产线上共线生产(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0日,参观者在展会上与“Ai Me智能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在“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下,促进工业企业产业升级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这是3月6日在天津工博会上拍摄的一款激光切割设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何莉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