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津沽大地,春耕备耕正酣。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市高法、公安、检察院等共7个部门启动了天津市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近日已全面铺开。天津市通过“源头治理+智慧监管+全民共治”的创新模式,构建起覆盖农资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的安全防护网。
4月3日,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太平镇郭庄子村举行“2025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同步启动社区宣传行动。政企农三方代表共聚一堂,为全年粮食安全生产筑牢农资安全防线。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王志林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将实施‘全链条监管+零距离服务’,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田间。”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郭庆振介绍,该区已联合公安、法院开展“农资市场大清查”,对农村集市、销售网点实施“拉网式”排查,同步公布举报电话,对违法案件实行“零容忍”严打。全区12支农技服务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与12个乡镇建立“田头联动”机制,通过发放绿色农资识别手册、张贴“农资安全十项注意”,提升群众识假辨假能力。
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波现场支招:“选购农资要做到‘三查三看’——查门店资质、看产品标签,查品牌信誉、看养分标识,查登记证号、看执行标准。”他特别提醒农民朋友警惕流动摊贩“洗脑式推销”,优先选择正规门店的大品牌产品。农技人员现场演示新型农残快速检测仪,直观展示真假农资辨别技巧,让科技监管触手可及。
天津农业部分将全周期护航春耕生产。活动现场开设10个宣传展位,集中展示优质种子、低毒农药、配方肥料等农资产品。执法人员与专家“坐诊”答疑,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禁限用农药清单》等科普资料2000余份。天津市农业执法总队将持续开展“双随机”抽检,重点打击假劣农药、兽药等违法行为,建立包含近三年违法主体的动态重点监管名录。
天津市、区两级也将组建12支农技服务队,深入10个涉农区开展“三进三送”活动——进乡村送技术手册、进合作社送检测服务、进田间送专家指导。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帮助农民算好“增产账”“安全账”“效益账”。张波表示,针对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将持续开展“田头科普”行动,通过实物对比、现场检测等方式,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
随着系列活动深入推进,天津正以“护农保春耕”为起点,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农资监管机制,为全年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林单丹
上一篇:歪嘴的危害 歪嘴的人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