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成长为万亿级收入规模的新兴产业,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安徽黟县今年被确定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村”字号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当地依托西递村、宏村的徽派古建筑群以及当地独特的山水风景,不断更新乡村旅游新模式,让“画里乡村”展现出别样风味。
这几天,一场国际艺术展在安徽西递村举行,来自俄罗斯、加拿大等20个国家的近50位水彩界著名艺术家受邀参加。他们用110幅水彩艺术作品描绘黟县的乡村风貌。
让外国艺术家印象深刻的除了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当地完整保存的1590幢明清古建筑,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安徽省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程丹称:“这些古建筑、古文物是我们旅游发展和新业态打造的一个前提和基础,以保护为前提,最终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西递村的青石板路就是当地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工程,打造出的安徽省首个“席地而坐”示范景区。
游客刘子昕称:“就想来体验一下这里的人文风情,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中感受这里的美景,走累了就找一个石板席地而坐,非常舒坦、凉快。”
传统老村落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场景新业态吸引了国内游客,也留住了外国友人。
来自奥地利的阿明曾是国外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妻子黄琼是湖北人。2021年,阿明和黄琼被宏村的古老建筑和人文景色吸引,夫妻俩决定要带着女儿在当地定居。去年,妻俩在宏村景区开了一家比萨店。
宏村比萨店老板阿明称:“这里不仅有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节奏也相对较慢。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注重休闲和娱乐,喜欢在公园里散步、唱歌、跳舞。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放松身心。”
从“画里乡村”到“国际乡村”再到“和美乡村”,从全域旅游到全域乡村运营再到乡村旅游集聚区,黟县的探索和尝试走出了一条乡村文旅发展的新路子。
微改造精提升 乡村游催生“写生经济”
采访中,记者发现黟县乡村旅行的游客来源半径在扩大,平均停留时间在延长。这个暑期,青少年成为当地乡村游的主力军,催生出“写生经济”。
在黟县宏村景区,清晨雾气刚散,宏村南湖两侧就坐满了学生,他们选中各自理想的角度,支起画架,手持画笔,开始绘画,把宏村的山水美景留在自己的画中。
暑期“写生经济”不仅提升了当地住宿、餐饮、交通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还丰富了研学项目。如今,徽州传统技艺体验、徽墨制作、徽派建筑欣赏等多个体验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在碧山村的一家研学机构,这个暑期开展了非遗鱼灯制作、舞龙、开蒙礼、徽墨技艺等“20+”特色课程。
随着暑期旅游消费需求的加速释放和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趋势的日益明显,黟县不断丰富文旅消费供给,围绕“研学+旅游+教育”推出新产品、新业态,开设生活类、农事类、手工类等研学课程,设计“徽文化之旅”“非遗学艺之旅”等多条研学线路和产品。
创新业态 创业青年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旅游给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乡村的发展也催生出一些的业态。在浙江安吉,当地通过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吸引众多青年前来创业筑梦。
近日,来自柬埔寨、斐济、老挝等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3名青年研修班成员,来到安吉乡村调研交流。
在调研过程中,研修班成员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安吉的绿水青山间,处处都有年轻人的身影,他们选择乡村作为生活的栖息地,在这里创业筑梦,为乡村带来了新业态、新活力。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全球治理司助理处长海顿·戴维斯称:“从城市到农村,我认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这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我希望将这个经验带回到我的国家。”
安吉推出的数字游民公社、“全球合伙人”计划、“大自然工位”等多元化引才模式,吸引了一大批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和国际友人入乡发展。
叙利亚青年荣哲称:“起初我并不知道这里是乡村,但来到这里之后,我看到各种各样的设施,路上有英语的指示标,在公交车站有英语播报,交通非常便利。”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安吉新增就业创业青年近5万人,常住人口增加近10万人,连续三年吸引青年就业创业新增超万人。